分享

徒步北水关

 新用户07932792 2021-08-16

绿竹百合 绿竹百合 1周前

文图  原创

此文发表在2021年8月4日《秦皇岛日报》

图片

有一次去角山,路过北营子村南,无意中发现一处长城关口,随即踩着草木丛生的溪边小道去看个究竟。循着城墙路攀上去,在一块碑文中得知这就是传说中的北水关。

图片

天下奇胜山海关,自明洪武十四年开始建关设卫,历经多年修筑,成为一个横亘渤海与燕山之间、长约10公里的完整防御体系。其中山海关城是核心,东、西罗城是前锋后卫,南、北翼城为侧翼。关口除主关天下第一关外,自南向北还有南海口关、南水关、北水关、旱门关等附关。

我们登临的北水关,位于山海关城北1公里,原系长城跨水墨河预留的河道入口,后为了控制水流和增强防御能力,特砖砌券门,设闸立栅。如今的水墨河只是一条窄窄的溪沟,但当年河面较宽、水流湍急,故引流为山海关关城护城河绕城北及城西,与南水关之水汇流入石河

图片

《山海关志》记载:“北水关,城北二里,关设一门,河自东入。”但据当地村民回忆,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此处还存有两个起券门洞,砖墙墙基条石也还在。北水关到底是一个关门还是两个关门,业界曾经意见不一。我们今天看到的北水关,系1999年修建京哈高速时,因公路穿长城而过进行的保护性修复。修葺一新北水关全面复原过水门、闸口、铺房、马道、悬楼等。站在城墙之上往下看,新修复的北水关关门为两个拱券门洞、包砖墙体,看来是遵循了实地仍保留二门的现状。

图片

水关是架设在水墨河上的单孔城桥,拱券门洞供水流入内,券门旁建有关门便于行人车马通过,所以北水关是水关也是路关。北水关最有看头的是闸门,闸门建在硬山黑火瓦顶的单层悬楼之中,设铁叶闸板滚水辘轳,可自如开闭闸门。水墨河源于燕山,自北向南顺势而下,在长城东墙外形成近40米的沟壑崖壁,至北水关拐了个90度的大弯转而向西,与巍巍关城完美融合,共同构成了坚固的防线

在数百年前的冷兵器时代,水关对防御外虏起到了重要作用,平时闸门开启,水流畅通,泽被百姓;战时闸门闭合,敌人只能望关兴叹。悬楼北侧还复建了一座编号为北水八号敌楼根据文献记载在原基址上而建,砌筑门洞的条石都是收集的关城旧址上的遗存充分呈现原始风貌。北水关还有一个看点是站在城墙上看京哈高速,城上青砖灰瓦,城下车水马龙,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出一幅独特画面,城上的“静”与城下的“动”,让人一时难以融为一体,不禁生出几分“今夕何夕”的感慨。

北水关南连山海关、北接角山,沿城墙基址徒步可达。我们先自北向南走,大约10分钟就到了102国道。国道与高速路一样穿长城而过,可惜的是并未修建门洞,而是把长城打开了一个大豁口,留下了两端城墙的残垣断壁。当年国道修建时是否履行了报批手续不得而知,反正现在这样拆除长城城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从城墙下来横穿102国道,再从西南侧面重上城墙,继续10分钟左右就到了山海关北城墙,这一段墙体的部分墙面和城垛尚在,保存相对完好,如果不是关城北墙外加了围挡,可以一直走上山海关。原路折返,过北水关再向北,就是北翼城了。北翼城为驻军及屯粮草之地,现为北营子村所在地。北翼城作为山海关关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与南翼城遥相呼应,据说当年墙、门、台、楼俱全,只不过历经数百年风雨、战火,损毁严重,现仅存北城门及一段残破的土墙黙默地背依群山守望关城。

北翼城长城上有一座“腰铺九号敌台”,台上原建有两层敌楼,首层为九联砖拱券洞,西墙有门通长城,其他三面墙上各设三扇箭窗;二层是铺房,可住兵。现仅存一层部分墙体及拱券洞、窗,孤独而又傲然地挺立城颠,默默见证着古今更迭、戍卫着大好河山。古台楼虽已残破不堪,但青砖白灰分明、二曲回廊通达,厚厚的墙体及完善的攻防设施,足可见建造工艺之精美、防御体系之健全,也难怪被长城学者称为“现存最美的长城敌楼”。

图片

站在“最美敌楼”北望,角山近在咫尺,这一段长城条石叠砌墙体为黄土夯制,外墙青砖包裹,城面方砖铺筑,粘合剂为三七灰土加糯米汁坚固异常。间隔有序的敌楼台和悬楼基座也清晰可见,楼台外墙的砖虽已多处风蚀,但宏伟气势不减当年可惜的是段落外墙砖脱落殆尽,夯土墙体,因常年雨水冲刷,窄得仅容一人通过,城墙保护现状堪忧。

图片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在角山景区门前看到已经设立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部,在城墙上也发现了考古勘探痕迹及新立的标识牌等,相信不久的将来北水关一带长城保护维修工作即全面展开。

让我们期待,期待着修复如新的北水关长城惊艳亮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