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刚,印度宣布万亿新能源计划!中国应战

 新用户7837YUP0 2021-08-16

今天,仍在新冠疫情中苦苦挣扎印度,启动了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将目标瞄准了新能源;

要向世界证明:印度不只会做神油和飞饼!

总理莫迪高调宣布,印度将启动规模达100万亿卢比(1.35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重点将印度打造成全球绿色氢生产中心!

至此,美国、中国、印度三个大国先后宣布押注新能源,为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霸主而疯狂投入;

莫迪选择氢能做为新能源的突破方向,而不是技术更成熟、商用更广泛的核电、太阳能和风能,实是无奈之举;

在核电领域,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而中国作为后起之秀,核电技术(工程)是可以向世界输出的“中国名片”之一,印度现在起步几乎没有任何超车的机会可言;

在太阳能与风能领域,美国的技术投入很早,但中国的投入规模与政府主导的决心更大,目前不论从发电规模,还是关键技术上,中国不仅实现了产业链全国产化,甚至可以对外(包括美国)“卡脖子”,印度还不得门而入;

相反,在氢能的赛道上,当下只有日本一骑绝尘,但苦于日本本土市场太小(其它国家又不跟),氢能几乎找不到可以大规模商业化的场景;

在这种背景下,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成为了日本技术最好的输出国,以及最大的氢能试验田;

考虑到,日本与印度长久以来良好“合作伙伴”关系,这种联手在情理之中;

讲到这个地方,是不是很像80年代,中国在汽车、通讯领域展开的一系列用市场换技术改革开放的路子?

作为资源匮乏的经济体,印度探明原油储量 46 亿桶,只有中国的1/6左右;

大力发展新能源,摆脱原油的进口依赖,印度比中国的紧迫性更强!

而同样是人口大国,印度一旦用规模化生产(技术从日本引进)、消费,将氢能的生产成本降下来,同样是一股不可小觑新生力量。

从竞争格局来看,美国作为传统能源的一哥,在通过页岩油、页岩气技术创新之后,已经将全球“原油体系产业链”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能源方面,不久前已经宣布了“到2030年零排放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50%的目标”,以消费端新能源升级来倒逼生产端发力。

中国则不一样,在新能车(消费端)的竞争上,还没有出现能和特斯拉对标的企业,但新能源车的市渗率已经达到了15%;

在生产端,中国风电、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34%、35%,均居全球第一,而且发电成本已低于火电;

在运输端,“特高压”这个巨型输电通道,实现新能源运输如同原油运输管道般的便利;

而新概念——储能,则为新能源的炸裂式发展,提供了全产业链中最后一块拼图!

当然,盐老狮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在太阳能、风能上已经取得领先地位,但在氢能的发展上也并没有放弃。

 政府已经规划出了氢能发展的蓝图:

中国氢能市场发展初期(2020-2025年左右),氢气年均需求约2200万吨;

氢能市场发展中期(2030年左右),氢气年均需求约3500万吨;

氢能市场发展远期(2050年左右),氢气年均需求约6000万吨。

为明年北京冬奥会准备的加氢站,昨天已正式投入运营……

得益于雄厚的财政支持,以及更广袤的消费市场,中国有资本在新能源这个超级赛道上,全线下注;

不过早扼杀潜在的技术苗头,更不能错过任何一个大国崛起的机会!

尤其是,在印度用举国体制选择在氢能上一把梭哈之后,中国在氢能源上给政策扶持、资金支援将更为充沛;

从上市公司来看,氢能源的龙头公司肯定是亿华通,它生产的是氢能源的心脏——燃料电池发动机,随着氢能源大巴(公交)在各个城市的陆续试点,亿华通的业绩释放在所难免;

而估值比较低的是鸿达兴业,作为最早涉足氯碱制氢的中国企业,“制氢、储氢、运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链”初步形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氢能源还处在市场培育期,亿华通的业绩目前还是负的,氢能在鸿达兴业的收入占比不到2%……

它们会成基金经理眼中的新宠吗?

在能源强国中,有老天爷赏饭吃,如随手一挖就直接冒油中东;

有的纵横捭阖,通过地缘政治的分割、商业手段的管制,将全球能源产业链捏在手中的美国;

有的政府扶持、技术突破,例如在中国几起几落曾一度沦为国际笑话的光伏,正走在一条空前光明的大道上;

有的历史包袱轻,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中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和勇气发力氢能,诚如刚刚喊出口号的印度!

谁能给人类带来终极福音,新能源三国演义的序幕已全面拉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