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却还选择撤军?专家:他不撤军他就完了

 dawn的图书馆 2021-08-16

纵观历史上那些非常出名的谋士,他们都有一个神奇的特点,那就是多疑,其实这也难怪他们多疑,要是这些谋士不多疑,那么他们基本上离死不远了。在三国时期,存在两个十分厉害的谋士,一个叫诸葛亮,另一个叫司马懿。这两个人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诸葛亮的传说,司马懿的战斗。每次只要他们一出手,这场战斗就很有观赏性。而这次,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的一场世纪博弈——空城计。

为何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却还选择撤军?专家:他不撤军他就完了

空城计,很多人都知道吧。不过,在很多人眼中,空城计都是诸葛亮智谋更高一点,利用了司马懿多疑的性格,故布疑阵,让司马懿产生怀疑,最后不敢冒险,只能撤兵而走。不管是影视剧中还是文学作品中,都是对诸葛亮此计,非常的赞叹。就连大文豪鲁迅,也感慨:“其智近乎妖”。

但是我们不禁会出现一些疑问:在一场战斗当中,就算是诸葛亮这样的人,真的可能会做出把城门大开这样的决策吗?这样的做法在很多人看来好像确实非常勇敢,也成功吓退了司马懿。但是我却觉得这里面有着很浓厚的故意色彩,感觉诸葛亮就是故意做出这样子的。司马懿可能不知道吗?不可能,他一个打了这么多年仗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司马懿可是最终获得天下的人。那他为什么要退兵呢?

为何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却还选择撤军?专家:他不撤军他就完了

让我们回到空城计现场,那天,诸葛亮把全部部队都送出去了,城里面只有两千残兵,而部队走了没多久,司马懿就来了,跟着就是十五万大军。守城,是不可能守了,是跑是降一个准话吧。总之,诸葛亮再强,这个时候也没兵可用啊。这个时候,诸葛亮让手下打开城门,把士兵全部遣散,让他们成为普通人,该干嘛干嘛。而他自己,抱着古琴就上楼了,做什么?演戏!为了演好这场戏,他还需要一个童男童女。他相当于明摆着告诉司马懿:我这里没有兵了,今天你要是进来我就是死路一条,你要是不进来我们以后还能有见面的机会。

当然司马懿那个时候还是有点怀疑的,毕竟这样的场景他征战沙场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遇见过。他听完了诸葛亮这一曲,眯着眼睛:“退兵!”他儿子司马昭不解,道:“儿臣愿带小股部队一探虚实!”司马懿面色铁青,坚决不应,必须撤兵!为此,司马昭不理解,认为父亲老糊涂了,但军令如山,他还是撤军了。

为何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却还选择撤军?专家:他不撤军他就完了

在小说中描述到,诸葛亮看到司马懿撤军之后,大松一口气,感叹道:“险计!”很多人都觉得诸葛亮确实牛,能想到这样的一个危险的计谋。其实不然,后来诸葛亮自己也感概道:“这是只能对司马懿用的计谋。”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因为司马懿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因此最终上当了。但是事实其实不是这样的,在这样的一个局中,司马懿非上当不可。

很多年后,司马懿将死之际,才把这样的一个道理透露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昭,他说道:“司马家族之所以被重用,就是因为对方有诸葛亮,若是诸葛亮死了,司马家族就会变成没有敌人,诸葛亮是我们在曹魏政权中生存的根本,他若死了,最大的敌人就变成曹魏政权了。届时,司马家族将会被灭族。”事实确实是如此,曹操当初对自己的后人说过:司马懿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杀!可见曹氏果真从未信任过司马家族。

为何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却还选择撤军?专家:他不撤军他就完了

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要装作中计了。司马懿只能放过诸葛亮,他不放不行,因为他把诸葛亮打死了,他自己也就完蛋了。而且他假装中计就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他知道要是把诸葛亮抓到手再放那就基本上不可能了。诸葛亮心思玲珑,也是参透了其中的道理,若是让司马懿在攻城中放水,15万打两千落败,太过明显,两人差距也不可能有那么大。干脆,赌上两个人秘而不宣的生存规则。也借此,给司马懿一个台阶下,双方都下了台阶,也都能获得共存。

基于此有专家对此评价道:“他不撤军他就完了!”专家分析,当时司马懿在看到空城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些,他沉思的内容,根本不是这个城内到底有没有士兵。而是诸葛亮不能兵败被擒,他还要依赖诸葛亮活下去,这也符合了后来讨论的对立统一理论。因此,司马懿连小规模的试探都不敢,万一真的没有兵,万一真的打下来了,他承担不了这个后果,因此只能仓皇撤退,装作中计。

所以,空城计不是阴谋,而是阳谋。诸葛亮的疑阵,司马懿只能中计。这就是三国时两位顶尖谋士之间的较量,若是司马懿的水平达不到这个高度,恐怕早就打进去了,不是吗?

为何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却还选择撤军?专家:他不撤军他就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