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治一病,这12种穴位能够健脾养胃,胃不好建议收藏转发,以免后面找不到! 1.梁门穴——健脾养胃——循胃经下传关门穴 【位置】位于上腹部,当脐中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手法】用手指的指端对腹部的梁门穴进行揉搓刺激,按摩约一分钟,待穴位处微微热胀就可以。 2.气冲穴——健脾养胃——调经血、舒宗筋、理气止痛 【位置】在人体的腹股沟上方一点,即大腿根里侧,脐下约5寸处,距前正中线2寸,穴位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即腹股沟动脉。 【按摩手法】】用食指、中指指腹按揉3~5分钟。 3.内庭穴——健脾养胃——清胃泻火、理气止痛 【位置】在足背,第2趾与第3趾之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手法】用手指指尖点按内庭穴2~3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口臭、腹胀满。 4.地机穴——健脾养胃——健脾渗湿,调经止带 【位置】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按摩手法】食指指腹点按地机穴周围,寻找最敏感点,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敏感点,以能忍受为度。坚持按压1 分钟,每天进行1~2 次。 5.公孙穴——健脾养胃——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 【位置】于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孙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腹痛。 6.天溪穴——健脾养胃——理气止咳、宽胸通乳 【位置】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按摩手法】打开双手,托着乳房,拇指刚好按在天溪穴上,从外往内按揉做环状运动,左右两侧同时缓缓地轻轻地按压。 7.大迎穴——健脾养胃——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位置】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按摩手法】艾条灸3-5分钟。 8.气舍穴——健脾养胃——冷却循颈项上炎的火热之气并为天部提供水湿阳气 【位置】位于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按摩手法】按揉时手法要轻揉,切忌暴力用力,不拘治疗时间,反复治疗至肌肉疼痛缓解即可。 9.关门穴——健脾养胃——固化脾土 【位置】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按摩手法】用一手食、中指指端分开对按两侧关门穴10次。 10.漏谷穴——健脾养胃——沉降脾经阴浊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手法】艾条灸5-10分钟,漏谷穴,艾炷灸3-5壮。 11.大都穴——健脾养胃——散发脾热 【位置】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按摩手法】艾条灸5-10分钟,大都穴,艾炷灸3-5壮。 12.厉兑穴——健脾养胃——清热和胃,通经活络 【位置】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按摩手法】用手指关节夹按厉兑穴2~3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咽喉肿痛、癫狂等。 |
|
来自: 若愚bp1riy33vw > 《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