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孩子,只能奖励,不能‘惩罚’--姚录岐

 天马aaaa 2021-08-17

  生孩子,只能奖励,不能'惩罚’

  有文章披露: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可以将生孩子与资本相挂钩,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去“惩罚”那些不生孩子的人,比如说生孩子与不生孩子的人,社保制度可以做出差别。】这个观点实在偏颇。

  1.'惩罚’侵犯公民生育权。1968年,联合国国际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提出“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决定子女人数及其出生时距之基本人权”。公民的生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公民的生育权是与生俱来的,是先于国家和法律发生的权利。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生育权与其他由宪法、法律赋予的选举权、结社权等政治权利不同,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侵犯的。

2.'惩罚’不符党和国家政策。2021年7月20日中中央.国务院颁布:《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中开宗明义: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促进口长期均衡发展,现就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以下简称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作出如下决定。很显然,'惩罚’明显不符合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

3.'惩罚’不符家庭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在《关于未来家庭演变的预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322/06/59259542_968210739.shtml  中提出: 在“养儿不能防老”现实的强烈提醒下,小皇帝在家庭的地位将由目前的顶峰开始日中则昃;不要小孩的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小孩的生育.成长.教育等责任将逐步由家庭转变为社会;社会将增加并不断提高对生育的奖励;生育将会成为受人尊重的崇高的社会职业;婴儿.幼儿的成长环境将会逐步由家庭环境完全变为社会'婴儿园.幼儿园’环境;学校也会由现在的学习地方变为人生成长的唯一地方

    4.'惩罚’不符目前家庭实际和民心很多人表示别说三胎了,连一胎都不想生。现在的人之所以越来越不想生孩子,就是因为生孩子的成本太大。很多人都会问道:现在从生孩子到养至大学毕业需要花多少钱?在一线城市,想要成功将一个孩子养至大学毕业,百万算是少的。而在大部分城市中,虽说不同经济水平的家庭在花销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就算是最基本的消费,培养一个孩子18年也需要50万元以上。因之,有的网友调侃:这位教授大概是经济条件优越,养5个孩子都不成问题;但她不知道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庭条件有限,养不起才是阻碍生育的根本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