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踽踽独行的乞丐“四猴”

 谨言策行 2021-08-17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人们可怜那些居无定所的乞讨人员,但是,身体健康、四肢健全、智力良好的人因为懒惰沦落成衣不蔽体的乞丐,那他就让人可恨。看看有许多身残志坚的人士,能够通过自己的坚韧努力达到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那个乞丐们会汗颜吗?

     上班路上,遇到了一位四肢健全的人在行乞,突然想到了多年前的故乡,那个在火车站周边踽踽乞讨的年轻人,或怜悯、或酸楚、或痛恨,都包含了许多成年后自省的成分在内,哪些丝蔓一样的旧事,恍如翻开了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

      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被分配到故乡的一个三等火车站公安派出所担任铁路民警。每天过往停靠的列车只有六趟,上下车的旅客也不多。没事的时候就在站前小广场溜达一会儿。每次都能看到邻村的一个乞丐,大家都叫他“四猴”。四猴在家里排行老四,看年龄大概不到30岁,或许就是属猴的,但我不确定,没考证过。

四猴不象现在省城市面上的乞丐那样貌似肢体残疾,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他身高一米七几,长相清瘦,身体健康,行动方便。如果不是沦为乞丐,衣衫褴褛,肮脏不堪,四猴应该是一个很标致的男子。其实不止四猴,我小的时候在老家见得的另一个乞丐也是腿脚没有毛病的。因为他们不象现在城里的乞丐一样趴在地上不动,就有过往的行人给三块两块的零用钱。而是需要靠自己在乡间不停的行走来回乞讨。特别是听说某家某日有婚丧嫁娶的大事,那是一定要按时赶过去的,到了办事的人家不但可以吃饱,还可以吃好。遇到有办事的,附近的乡亲们也会提前告诉乞丐,所以他们这方面的信息也特别灵通。如果腿脚不灵便在农村四处行乞也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所以那时候农村的乞丐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他们以乞讨为生只是因为懒惰,四猴也一样。

四猴和别的乞丐还又不一样,他的家就在和火车站紧邻的村子。他很少到别的村子讨要,只是在本村和火车站转转,我怀疑火车站就是他行动的最大半径,因为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现在回味起来,也许四猴的懒惰比别的乞丐更严重,因为他连走得更远一些都不愿意,一个人踽踽独行在火车站周边村庄。

每当到了夏末秋初,四猴饿的时候就会去吃田里的嫩玉米。他都懒得烤或者煮熟了吃,甚至不会从玉米秆上掰下来,只是把玉米棒子外面裹的叶子撕开了直接从上面啃着吃,还不会全部啃完,只是啃几口就不啃了。四猴有时候会在陡坡上躺着一动不动,但他的躺又和常人不一样,往往是头冲着陡坡较低的一面,据说那样躺着可以缓解饥饿。

四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主动乞食。那时候有一个姓李的所长,心地善良,看到四猴在门口转游时,就会让我们从厨房拿几个馒头送给他。四猴还会觉得不好意思,怯怯的躲闪。李所长就会开玩笑的说“求求你,吃了吧!”每每这个时候,大家都哄堂大笑。四猴也会不好意思的笑一笑,然后接过馒头马上就转身走了,一定是早就饿了但他又不愿当着别人的面吃讨要来的东西。

后来,我就到省城工作了,一晃十六七个年头过去了,但那个踽踽独行的四猴已深深的印在我脑子里。

如今,也不知道他的音讯如何,或许,还是那样踽踽乞讨,亦或已不在人世。但无论什么样的结果,我我没有一点儿惊奇。或许,这正是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往往不是先天和外部环境,而是自身的努力程度。自身努力了不一定能改变先天和外部环境,但完全可以拓展选择环境的自由和空间!

在社会相对稳定的局面下沦为乞丐,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懒惰。日复一日的在麻木中生存,浑浑噩噩中度日,没有一丝渴望改变的原动力。当我们习惯于一种被动压抑的生活节奏,却又找出种种理由自我麻痹,得过且过,不去寻求任何的解脱和改变时,那种混吃等死的消极心态与那些象四猴一样衣衫褴褛的乞丐又有什么不同呢?当我们认为那些乞丐只要勤快一点就可以过上正常生活时,会不会意识到只有果敢的行动起来,自己的生活也会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呢?

     作者:李波,刑事辩护律师,现执业于山西锋镝律师事务所,联系电话(微信):13383436271,更多请关注他的个人公众号“山西刑事辩护律师李波”太原市双塔东街闻汇大厦A座1304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