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见不在场的声音

 谨言策行 2021-08-17

#TODAY

The power of music

音乐力量

 Music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音乐就是随时可以掌控在你自己手里的精神解压良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种在心里,只待人把它唤醒。

我是从什么时候喜欢音乐的?是从父亲悠扬的口琴吹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呢?还是父亲坐在老院子高高的石楼栏杆上那悠长的竹笛《月光下的凤尾竹》呢?亦或是读高中时,那个令我害怕的夜晚,我从教学楼向宿舍奔跑的小路上,从校园外墙传来的婉转的二胡声呢?就是那由远及近的二胡声,凄凉婉转,如泣如诉,让我在那个无月色的夜晚有思家的情感,有音乐的地方,就是安全的;有音乐在,就有梦和理想在。

音乐给人的启迪和鼓舞无法言传。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让每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理想,介绍一下自己。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曲家或作家。现在想来,都为当初的理想感到脸红,我应该是喜欢音乐和文字,如果要成为那样的家,就会贻笑大方了。

可我心中有音乐的渴望,一种听到不在场声音的渴望。这种渴望需要机会、需要唤醒。

去年的哪场交响乐,就是唤醒我音乐之梦的序曲。在那场交响乐演唱会上,我见识了多种乐器,包括弦乐、木管、铜管以及打击乐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信地欣赏音乐。

我从《天空之城》中,看到主人翁在寻梦路上的痛苦、曲折、忧伤和喜悦;我从《非洲圆舞曲》中,看到非洲大草原上追逐的野兽,奔跑的野驴,在森林的小溪中痛饮的犀牛、斑马,天那么蓝,树林那么茂密,动物们那么撒欢。对了,我从《上海滩》中听到了时代的纷争,有喧嚣、有嫉恨,有尔虞我诈的无情冷酷,也有爱恨情仇的绝唱。

现场的身临其境,让我开始爱上交响乐;它比那一件件乐器的演奏来的更雄伟和壮观,那是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如波涛汹涌,如万倾波涛汹涌尔来,排岩倒海势不可挡。

现场外,可我更希望通过耳朵来聆听那种不在场的声音。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以平实朴素的咏叹调主题与丰富多样的变奏形式,超越了现场所带来的那种和谐秩序的震撼,耐人寻味的可听性与精妙恰当的结构力,是不在现场也能体会到的魅力所在。

初始,它是那样朴素、平和,毫无挂虑的样子,却饱含新生的希望。末了,一音不变,却变得无比纯净、安祥、不带走一丝惊扰,渐渐消逝。从有声中开始,在无声中结束。声音只是生命展开的一种状态,而声音的消逝不仅是生命的终止,更是一种升华与净化,以及重生的开始。听罢,我竟找不到一个词能够真正概括与穿透这个变奏段所带出的那种巨大的苦痛与艰涩。

有时,它又如天籁之音,从天际响起,似乎迎合着我工作中劳碌的心境,让我在旋律中沉思,排遣自己积郁已久的心事,让内心在略带忧伤而又温柔的音乐里得到平静和安慰。

听见不在场的声音,我爱生活,爱上这个音乐的世界。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