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匠是怎样炼成的?

 谨言策行 2021-08-17

所谓巨匠,就是一个人一辈子只专注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到极致。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沧桑巨变时期,列强侵略、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巨大的社会形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20世纪以来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巨匠。

看了《百年巨匠》(国际版)10位享誉中外的巨匠们极富传奇色彩的精彩人生,我深深地被他们在经历乱世的动荡变迁和中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面前,用超乎寻常的意志和努力,最终成就自我的精神所感动。他们是怎样炼成的?除了他们个人的天资和刻苦勤奋外,我想,应该还有以下几个共性的特点。

贵人帮扶



先天资质只是一条路,远方是成才,那里闪烁着金子的光辉和希望的梦幻,昭彰着成功的光芒。而后天的勤奋和运数更为重要。

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虽然出生京剧世家,但在他年少时,天资不够聪明,言不出众貌不惊人,曾被认为唱戏无望,在他七岁时,幸逢贵人——著名京剧青衣大师吴菱仙,吴菱仙打破了梨园子弟“先学戏后登台”的常规,梅兰芳11岁登台演出《天河配》,终成一代京剧大师。

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年少家贫,爱好画画,有幸遇到了富商黄振之资助他完成画画学业,而后又得到了康有为的赏识,康有为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并为其得到公费名额前往法国学习,开创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美术的先河。

另一位京剧大师程砚秋在学艺生涯最艰难时候,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罗瘿公,罗愤于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弃政从文,对程尽心指导,全力资助,为程量身打造剧本,是程砚秋早期艺术上极为重要的引路人和策划者。


留法五年学画的林风眠举办旅欧中国美术展览会,林风眠带有中西调和和色彩的油画、彩墨画作品引起了时任教育部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注意和称许,自此开始了对林风眠长达十五年的扶持、栽培。


爱国情怀



所谓巨匠,就是在家国民族大义面前,可以不畏高压凶险,有果敢的抉择,更有节气地坚守,他们的隐退与付出,都担当着中国精神的表率。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张大千被羁留在颐和园,他与日伪逶迤周旋,拒为拉拢,拒受伪职,坚守忠贞节操,并创作了许多表达民族气概、忧国忧民思想的画作。他在抗战捐款,将200多幅敦煌临摹壁画全部捐给国家。

为支援抗战,刘海粟在南洋群岛举办画展,筹赈灾款,以尽报国之责,他将南洋各地的卖画收入,全部寄给了中国红十字会。去世后,刘海粟收藏的937件藏品及画作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日寇铁骑的威胁下,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闭门幽居8年,不为日本人和汪伪政府演出。1937年北平沦陷,敌伪当局要求北平京剧界义演,为日均捐飞机,程砚秋断然拒绝,“我宁死枪下也不决不从命。

弃医从文的鲁迅,为什么执笔如刀,只因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白色恐怖时期,他还专门打听严刑拷打是什么滋味,可见那些文字他是准备吃苦头的,他的动机只为保留一个民族该有的风骨和良心,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他带给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滋养,是前无古人的。

创新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些艺术巨匠在社会巨变、风雨动荡的环境下外出谋生,他们或游学海外、或辗转飘零,岁月的历练,对艺术的创新实践,成就了他们文艺创作的底蕴。

张大千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不断钻研创新,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刘海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院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吸收了西方不拘细节、自由奔放、新鲜泼辣的新兴绘画思想,破天荒开设了人体写生课,开创了近代美术教育的先例。

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借鉴小提琴等乐器,改进二胡、琵琶等演奏技术,把如此简陋、粗鄙的乐器(二胡)真正登上了高等学府的大雅之堂。

弃医从文的鲁迅,为什么执笔如刀,只因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白色恐怖时期,他还专门打听严刑拷打是什么滋味,可见那些文字他是准备吃苦头的,他的动机只为保留一个民族该有的风骨和良心。

著名画家林风眠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在留法期间,认真学习西洋画法,并融入中国文化,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

京剧大师程砚秋勇于革新创造,根据自己独有的嗓音情况,创造出了一种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风格,形成了独有的特点,开创了以气催声的一代唱腔—“程腔”。

执着追求



大师们的经历虽各有不同,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样地触动人心。

梅兰芳在上海首演一炮打红后,他没有躺在功劳薄上,而是孜孜追求,开始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对京剧服饰、造型进行了全新设计,在中西文化隔阂的时代,梅兰芳不顾别人关乎国家颜面担忧的劝阻,他说就算倾家荡产,也要出访美国。在艺术面前的心无杂念的纯粹和纯净,成就了一代巨人的人格魅力。

张大千在大漠荒凉的敦煌莫高窟,面壁三年,张大千匍匐于昏暗的洞窟角落,倾倒于瑰丽的艺术画卷,他每天蓬头垢面,如痴如醉临摹遍了所有的画像,三年仅绿松石等矿物颜料就用了一千多斤,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债台高筑,终究创立了中国画坛上的“敦煌画学”。

京剧大师程砚秋,30岁发表《致梨园公益会同人书》,宣告自己停止演出,放弃巨额收入,远赴欧洲游学,考察西方戏剧艺术,历时一年零四个多月的考察学习,提出了19条改良戏剧的建议,其中8项今天已经完成。

林风眠留法回国后,一心要复兴祖国的艺术,始终抱着以艺术和美来拯救人类的思想不屈不挠地奋斗,他先后主持了当时仅有的两所国立艺专,把心血用在推进美育和中国的艺术改造上。从教之余,他每天都埋头创作,醉心着水墨和油彩的交合和新生,创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巨匠的炼成,是他们的艺术风韵、创作理念与人生信念一样相成,历经时代和地域跨度的考验,堪为后世景仰和追随的表率。

END
更多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