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天有个弟子,封神中寂寂无名,封神后逍遥天外,如来都有求于他

 斯文卿相 2021-08-17

万仙阵一役,用全军覆没来形容截教弟子的结局,在形象不过了。

诛仙四剑祭起,数道黑气冲空,将万仙阵罩住,凡封神台上有名者,就如砍瓜切菜一般,但遭杀戮。子牙祭打神鞭,任意施为。哪咤现三首八臂,往来冲突。玉虚一干门下,如狮子摇头,狻猊舞势,只杀得山崩地塌。

万仙阵,是截教主通天集结教下数万门人排列所布,可以说,但凡是截教弟子,不论他修为高低,神通大小,一律都到了现场。

通天教主的倾巢而出,并没有为他带来预设的结果,反而遭到了元始天尊毫不留情的屠杀。

元始曰:“二位道兄此来共佐周室,若明日破阵,必尽除此教,以绝彼之虚妄。”

元始天尊说到做到,果然将截教门人几乎除尽。

但凡事都没有绝对,也有那福缘深厚的截教弟子,得以在万仙阵逃生。

所谓:“人笑马遂是痴仙,痴仙腹内有真玄。真玄有路无人走,惟我蟠桃付几千。”

歪歪所说的这位在万仙阵逃生的幸存截教弟子,就是碧游随侍七仙之金箍仙,马遂。

马遂在《封神演义》原著中出场的次数不多,仅在“广成子三谒碧游宫”时打了个酱油;在“诛仙阵”中陪着通天教主露了次面。

两次出场,马遂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表现,看上去就是凑人数充人头的。不过后来的万仙阵中,马遂出手了。

马遂的这一次出手,给了阐教众仙一个解不了的难题。

当时,通天教主将万仙阵在潼关设下,阐教众仙想瞧个稀奇,就结伴去观阵。

燃灯道人、以及玉虚十二门人等看了阵,品论一番后就要返回,金箍仙马遂现身而出,说阐教门人不讲究,竟然来偷看。

三言两语不合,马遂就和阐教门人黄龙真人打在了一处。

马遂跃步,仗剑来取。黄龙真人手中剑急忙来迎。只一合,马遂祭起金箍,把黄龙真人的头箍住了。真人头疼不可忍,众仙急救真人,大家回芦篷上来。真人急忙除金箍,除又除不掉,只箍得三昧真火从眼中冒出;

结果显而易见,非但黄龙真人不是金箍仙马遂的对手,就连燃灯道人也对马遂的神通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黄龙真人哀嚎呼痛。

当然了,黄龙真人头上的金箍最后还是解下来了,是被圣人老爷元始天尊所破;

需要圣人老爷出手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金箍仙马遂的“金箍”,圣人之下无人能解。

封神中,圣人是等同于天地的存在,能劳动圣人出手的,那可都是十分强横的存在,比如三霄娘娘,比如孔宣。

金箍仙马遂的名气,当然跟三霄娘娘和孔宣比不了;但是他的神通修为,却因为元始天尊的亲自出手,而被提升到和云霄、孔宣同级别的档次。

金箍仙是随侍通天教主的七仙之一,万仙阵中,曾与太乙真人对敌;然而万仙阵后,他既没有被封神,也没有拜入灵山成佛。

那么,他去哪儿了呢?

封神,自然是要上那封神榜的;上封神榜,自然是要死一遭的,可金箍仙没有死。

成佛,自然是要拜入灵山接引道人门下的,可金箍仙也没有拜入接引门下,即便万仙阵,接引祭出乾坤袋,高呼“有缘的需当早进,无缘的任尔纵横”

就这一声,收走三千截教弟子,至于随侍七仙,封神中也有交代,金光仙、灵牙仙、虬首仙当了坐骑;乌云仙进了八德池;毗芦仙、长耳定光仙成佛;唯有金箍仙马遂,却没了下落。

从此就好像有点去向成谜,那么,他究竟去哪儿呢?

千百年后,多宝成多宝如来,为弘扬东传大业,命观音去东土找一个取经人,临行之际,赐她金、紧、禁三个箍儿,要观音用这三个箍,收三个神通广大的妖魔,给取经人做徒弟。

这三个箍儿非常厉害,金箍圈,收了黑风山黑熊怪;紧箍圈,收了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禁箍圈,收了号山之上称王称霸的红孩儿。

这三个箍儿戴在头上,三人听话,则万事皆休,倘若有半点忤逆,那箍儿便能叫他疼的生不如死。

那么,如此厉害的三个箍儿是哪来的?

封神中有云:痴仙腹内有真玄,真玄有路无人走。什么意思?

马遂的道无人能走,就意味着,他的箍儿就是他的道,纯属独家所有,别人是炼不出来的,既然别人炼不出来,那如来是怎么得到这三个箍儿的呢?

如来是谁?

封神中已有明言,通天的大弟子,多宝道人,诛仙阵多宝被老君带走,以后化胡为佛,遂成西方如来。

万仙阵后,通天身边只剩二三百散仙,凄凄惨惨的跟着通天教主,准备再立地水火风,马遂就在这二三百散仙之中,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作为通天教主的弟子,对通天教主还是忠心耿耿的 ,可后来呢,鸿均道祖亲自出马,为三兄弟讲和,遣散了这二三百个散仙,马遂终于无计可施,从此,不朝天庭,不拜西方,避居于五行之外,追寻更高的天道去了。

乃至于千年以后,终于修成大圣,闹得如来都亲自找到马遂,要他出手帮忙,马遂看在曾经师兄弟的份儿上,拿出三个精炼的箍儿,连用法一起送给如来,如来之后又传给观音,观音之后,又将其中的紧箍圈送给了孙悟空。

孙悟空因此收了性子,老老实实保唐僧取经,最终成了斗战胜佛,从这个层面讲,孙悟空成佛,马遂也是有功劳了。

这就是通天的弟子,即便以后当了无拘无束的散人,也能让三界大佬都对他那么尊重。

入世,就入的轰轰烈烈,避世,也避得潇潇洒洒,通天的这个弟子,才算真正的活出滋味了。

至于马遂为什么能修到到这般地步,也许就是:一饮一啄,无非因果,尘埃去尽,成自在佛。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