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读|这些字真的写错了吗?

 年之计在于春天 2021-08-17

网上经常能看到题为几大著名错别字的文章,不仅指出错在哪里,而且还会饶有风趣地讲述一番“错字”背后的故事,并且有时还会说出一番哲理,甚至认为因“错”还可青史留名。在一些旅游景点,讲解员的解说则更是绘声绘色、头头是道,让人不得不信服。而且这些“错”字往往是因为看起来多一笔或少一笔。下面,一起来看看网上流传的几处著名“错字”。

如:扬州大名寺平山堂的“风流宛在”匾额。这是刘坤一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有好事者称: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风情万种、有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不少韵事。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字有意少写一点,而“在”字则多了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被誉为是“最富哲理的错字”。撇开字“少一点”“多一点”是否为错下面再述,仅以“风流宛在”意指欧阳修“风情万种”“曾弄出不少韵事”,则完全是臆测遐想。匾中“风流”乃“古今风流”“风流映世”是真名士自风流”之风流。

 如:山东曲阜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孔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其寓意是“富贵无头”。下联中“章”字下面的“早”字一竖一直通到上面,则表示“文章通天”。两个错字,一下子就体现出了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被认为是“最令人叫绝的错字”。

如: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被道光皇帝革职,流放充军伊犁。途经陕西西安碑林,书写题额二字,其中字头上少了一撇。被寓意为自己丢了乌纱帽,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被认为是“最刻骨铭心的错字”。

如: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护碑上,“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帖中,“明”也写成了“眀”。因而,“眀”被认为是“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如:位于衡山香炉峰下的南岳忠烈祠,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抗日烈士纪念陵园,1943年忠烈祠落成时,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特请蒋介石书写了匾额。但“烈”字中的“歹”却少了一点,被认为寓意“烈士少一点,胜利快一点”。

如:被“誉”为“天下第一错字”的,是康熙亲笔御书“避暑山荘”中的“避”字,其中的“辛”多了一横。大概因为编不出故事了,只好说是“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便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其实这些字都不能说是错字。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而且同体还有不同的写法。如“鱼”字:

 

另外,即便是楷书,同一字还会有异体字、通假字、繁体字、简体字等。

变化更多的则是书法,不仅有不同字体,而且同一字同一体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时间所写也并不相同,甚至大相大相径庭。如“列”字: 


你能说这些字中哪个是错字吗?前面列举的所谓错字,实际上都可以查到相同的写法,不能轻言是错字。

如“流”字少一点和“在”字多一点:

如“富”字少一点和“章”字“早”出头:

 

如“碑”字少一撇:

如“明”字“日”写成“目”:

如“烈”字少一点:

如“”字中“辛”多了一横: 

古代在没有字典时,文字主要靠师承、模仿流传,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国各地甚至各人所书并不相同。秦始皇统一文字时确定用小篆,西汉末年时才普遍使用隶书。历史上最早的字典,是东汉时期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其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我国现存最早以楷书汉字为收字对象的字典是南朝梁人顾野王编著的《玉篇》,但原书却湮没无闻。直到隋朝统一中国,楷体才基本定型。我国第一部古代字書集大成者,并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是《康熙字典》。

我们现在通常学习使用的法定规范字多是在楷体基础上确定的,因此若以现在的规范字作为标准,去判定古人写字的对与错,“觉今是而昨非”,那便成了数典忘祖,本末倒置了。

古人从蒙童便开始习字,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虽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但对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还是门清的。所以,在阅读古代文献、看到古人书法时,千万不要轻言写错了,更不要随意编些故事贻误后人。但这也并不是说古人就没有写错字的时候,否则为什么还要校刊、纂修。“对”与“错”是相对的,不能轻言古人写的字错了,但古人的字如果不符合现在的规范,那如若应用在正规场合就是错字,但作为书法创作使用则另当别论。

当然,以上各例所谓“错”字,不妨作为茶余饭后旅行消遣的一种戏说一笑置之,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当真,以至谬种流传,那可就成了一本正经的胡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