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回忆:日本人给了一张纸,我在南京才能够生存

 旧时楼台月 2021-08-17

南京大屠杀是我国历史上无法被磨灭的一桩惨案。在短短的6周时间内,我们失去了30万的同胞,这也是为何面对日本政府的扭曲历史,我们永远不能接受。

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敌视别国,牢记历史是为了缅怀那些曾经因为战争失去性命的无辜人民,是为了更好的保卫和平。据惨案的历经者回忆,当时的南京变成了人间炼狱,日本人随意写的一张纸条成为了当时人人渴求的“保命符”。

历经这一磨难的老人叫作田少贵,事件发生时他刚满18岁,他祖籍在山东枣庄。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外出求生,一路南下,到了南京。

在那个年代,穷人的命运总是相似的,每天的梦想就是吃饱饭。15岁那年他就到了一家车行当学徒。工作虽然辛苦,但在他看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据他说,当时他所在的车行老板非常照顾自己,他想赶紧学会手艺,之后攒一些钱,自己开一家车行,到时候一边卖新车一边给人修车。他想赶紧赚钱,修一下自己家破旧的小房子,娶个媳妇儿和自己一起孝顺爹娘,但这一切在日本人进入这座城市之后都被毁了。

突如其来的日本人,让整个南京城里的平民百姓都慌了神。他们有的准备找机会逃出城去外地投奔亲戚,有的躲在了乡下,觉得日本人不会到这里来。

田少贵觉得日本人再厉害也不敢惹洋人,所以就躲进了宝塔桥难民区,他听说那里有个英国大胡子牧师专救这些难民。

躲在难民营里的这些日子,外面不断传来消息说日本人这天又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东西。这些消息令那些即将迎来黑暗的居民们十分担惊受怕,但田少贵想反正有英国牧师的保护,日本人绝对不会轻易动手。

12月13日日本人进城,整个南京城里枪声不断。除了哭喊声以外,整个城里就只有日本人的说话声了。躲在那里的田少贵觉得难民营里还是非常安全的,所以便觉得自己很幸运。

直到15日,有一队日本兵冲了进来,牧师看到之后上前的阻拦,但是那些日本兵毫不顾及他,一把就将他推开了,有一个日本人操着不熟练的中国话说道:让难民营里的百姓们,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掏出来。

看到来势汹汹的日本兵,躲在这里的人们一句话也不敢说,纷纷把自己身上的银钱、金戒指、手表等东西掏了出来。但这些日本兵还觉得不够,自己动手去搜难民身上的东西。

据田少贵说当时有个老太太耳朵上戴着一对耳环没来得及摘,日本兵看到之后就伸手去拽,一下子连耳环带耳垂都拽下来了。老太太捂着耳朵在地上放声大哭,但是那些日本人却哈哈大笑,抢完东西后就走了,田少贵说当时自己以为躲过了一劫。

可过了两天,又有一大波日本人进来,这次他们把所有躲在这里的人拉到了院子里,并让他们跪下来,低着头。随后有一个身穿着军官服的日本人在他们之中走来走去。有人告诉这些被俘的中国百姓说,被挑中的人需要立刻站起来。

之后这个日本军官就开始随意踢人,被踢到的人就是被选中了,如果站的稍微慢一些,那么就要遭受毒打。过了一会儿,他们发现被挑中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田少贵也在其中,他们被带到了外面,4个一排的跪着,很快,他们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了女人们大声的哭喊。

不久后,田少贵等人被带到了外面做工,“我们被带到江岔子岸边时,四周都是尸体,我们知道不好,所以便商量跳进河里逃跑,反正横竖都是死”田少贵说。随后一群人便跳入江中,向对岸游,但等到了对岸才发现对面也是一群日本人。

上岸后田少贵悄悄地躲在了桥洞里面,他说不知睡了有多久,醒来就发现几个日本兵,他们正在巡逻,发现田少贵之后向他打了很多枪,还扔了两枚手榴弹,但好在并没有伤到要害。

或许是在水里面泡了太长时间,田少贵的腿受了伤,走一步疼一下,出了桥洞之后,他靠在大树边休息。可又撞见了一队日军在这里巡逻,有人看见了他,正当他觉得自己这次必死无疑的时候,这个人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对日军首领求情说:“还是个孩子!老总,放了他吧”。

显然那个日本军官听得懂,他上前看了看受伤的田少贵,拿出一张纸写了几个字丢给了他。替他求情的中国人告诉他这是“保命符”,让他赶紧拿着回家。

靠着这张“保命符”,他穿过了日本哨岗,终于回到了家中。当时日本人设岗就是要检查百姓们的“良民证”,只有拥有这个证才可以活着在南京城里面生活,如果没有这个的话,就很难在城里面活下去。

如今,中国已经不是昔日的中国了,我们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活得小心翼翼。这离不开无数革命先辈的努力,时至今日,作为中国人,我们也应该为我们的后辈的和平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