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创作门槛越来越低,但谁都能靠这挣钱吗

 三易生活 2021-08-17
8月10日,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但由于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绝大部分观众只能通过直播的方式来观看这届奥运会。而在此次奥运会期间,例如赛事内容混剪、奥运健儿现场花絮等精彩的短视频合集,也在互联网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潮。其中在快手推出的“看奥运一起赢”活动中,包括“中国乒乓球男团的经典盘点”、“中国跳水队的'水花消失术’”、“中国体操高难度动作”等内容更是获得了数百万的观看量。
 

在各短视频平台中,除了体育爱好者的自制内容,就连中国羽毛球队、中国游泳队、中国女排集体等也纷纷入驻,并在奥运期间发布了例如隔离期间的花式训练、奥运冠军游泳小贴士等丰富内容。使得观众不仅能够快速了解赛事的最新情况,更是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了赛场内外的故事。
 

事实上除了奥运会期间赛事与短视频的碰撞之外,此前例如泛知识、游戏、传统文化等方向的创作者,也大量在以抖音、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平台中聚集,并且也吸引了更多用户通过这些平台来发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但是对于试图在短视频平台获得收入的内容创作者来说,能否依此实现“自食其力”,则恐怕需要打上个问号。在日前快手方面发布的《2021快手内容生态半年报》中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内,有近2400万名用户通过若干形式获得了收入。


而此前在2020年财报中快手方面曾透露,2020年超过25%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为内容创作者,这就意味着在4位用户中就有1人发布过自制内容,根据其2020年4.811亿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量计算,该平台的内容创作者数量约为1.2亿。
 
根据第一季快手公开课中公布的信息显示,其内容创作者的变现方式,主要包括快接单和创作者激励计划两种。虽然此前快手创作者商业生态负责人徐晗曦曾表示,“创作者只需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部分,快手来帮创作者完成持续稳定的变现”,但事实上,创作者的内容变现与粉丝量、账号类型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小的关联性。
 

目前,在快手创作者平台中公布的资料显示,快接单即创作者通过平台接受广告主的订单,但目前仅面向机构及其成员开放,且需要粉丝量在10万以上。此外,创作者激励计划则相对“亲民”,无需专门拍摄商业视频和单独开拓广告主资源,只要粉丝量超过1万的创作者,就可以自动匹配广告投放得到收益。
 

此前在2021年光合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上,快手方面曾表示,未来一年将拿出价值100亿元的流量,扶持10万个优质创作者的成长,同时还将与更多的内容专业机构进行深入合作,更好地服务创作者。但去除MCN、媒体、自媒体等专业机构创作者,以及各类直播主播,其他的绝大部分创作者则往往很难得到流量倾斜,并且在没有能力购买流量的情况下,“稳定的变现”也成为了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根据快手方面此前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期间,其主播的收入分成及相关税项销售成本分别为43.96亿元、103.96亿元、181.49亿元,占总销售成本的52.7%、51.2%、46.4%,但在其整体营收中其直播业务所带来收入的占比最高。然而在2020年,这部分的销售支出虽然达到了188.4亿元,但占比则大幅下降至32.1%。
 

据一位开启了创作者激励计划的用户向我们透露,“视频播放量达几十万的分成往往还不到10元,一百万播放量以上的分成则为120元”。由此不难发现,除了分成比例相对较低之外,看似门槛不高的创作者激励计划,实则仍有许多考核指标,其中包括实际点击作品的用户数量、进入广告页面的数量等。
 

尽管快手方面曾推出过例如快手课堂、粉丝头条年框福利、快手小店、直播+、官方认证讲师等措施,试图帮助创作者加速变现,并带来了例如快手云剪、快手云直播、快手特效开放平台等工具,来降低视频创作的难度,并且今年面向影视、游戏、视频资讯、小说等各领域推出“2021超级伙伴计划”,挖掘相关领域的内容创作者。但对于数量更为庞大的腰部和尾部创作者来说,变现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短视频创作近年来凭借着上手难度越来越低的特性,也吸引了大量内容创作者的参与,这或也正是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快手平台每月平均新增内容创作者超过1000万的原因之一。 
 
但内容创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中视频内容更是如此。在短视频平台不断丰富自身内容生态的同时,也伴随着例如“博眼球”、“蹭热度”、文案雷同甚至抄袭等现象的出现,虽然内容的多样化势必会产生更多优质内容的产出,但无论是哪种展现形式,核心依旧是内容的质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12年过去后,为什么旗舰手机还在用1200万像素

像素值从来就不是决定成像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开放应用市场法案出炉,苹果或将迎来至暗时刻

如果iOS被迫开放,对于iPhone来说无疑将会是噩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