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少阳胆经4:京门至阳陵泉

 sunshinefhrek8 2021-08-18
足少阳胆经4:京门至阳陵泉X



京门穴


肋骨最下面那个点,正好是我们手肘尖贴住的点,这个穴道叫章门穴,在肝经上面。从章门穴往后摸,刚好有一个肋骨从后面凸出。正在这个肋骨头上面,就是京门穴。
京门穴是肾的募穴。所以治疗肾脏虚症或实症的时候 ,用俞募治疗并无所谓虚实。肾结石、肾脏癌、肾阳虚、阴虚、耳鸣都没有关系。我们扎肾俞后,再扎京门穴。这就是俞募治疗。针直接下进去会扎到骨头,不要太深,一寸就到了。
京门穴和肾俞我们在一起使用。耳鸣、腰酸、水肿都可以用。
带脉、五枢、维道

奇经有一条叫带脉,就是带脉、五枢、维道三个连续的穴道。治症就是女子带下,白带、赤白带,还有包括带脉的痛。带脉像皮带一样,环腰一圈。
手肘弯到肋骨底边,这是章门穴。从章门穴往下走一寸八分的地方,找到两个肌肉中间这个穴道就是带脉。
关元外开两寸是水道,水道在足阳明胃经上,从水道再走五寸半,从这里横过来就是五枢穴。
关元下一寸是中极,从中极穴外开八寸的距离就是维道穴。
带脉的症状,下半身好像泡在冷水里,有时能听到水声。
病人腰痛,如果是背两边上下痛,是在膀胱经上。如果是中间是督脉痛。如果说在腰上,环腰一圈,就是带脉。
坐骨神经痛
西医认为脊椎中间的骨质增生、尾椎盘凸出会压到神经 ,引起坐骨神经痛。中医认为从督脉外开一寸半是膀胱经,从头一直到脚,就是西医的坐骨神经痛。我们只要下针膀胱经的委中,酸就去掉了,所以即使它凸出,你都不要动它,它不会痛的。
所以西医的椎间盘凸出造成坐骨神经痛的说法,在中医的经络学来说是不成立的。
华陀夹脊
我们有一条经是在督脉旁开五分的地方,这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华陀夹脊。
华陀夹脊也是腰痛的一种,古书上没有写怎么治这个痛,只有两个穴道可以治疗它:足三里 临泣。
居髎穴
章门穴直下八点三寸或八点五寸,摸到肌肉中间,这个穴道就是居髎穴。这里知道就好,下针机会不多。但要知道这里痛是属于胆经的。
环跳穴
病人腿弯起来,摆这个姿势,你从整个大腿骨摸到骨头的尽头,就是环跳穴。

环跳穴下针的时候 ,一般不留针,针扎进去,三呼三吸,我们用三寸针,针一下去要挣 到骨头边到关节处,感觉针碰到关节,腿一定要弯起来才有环跳。扎到以后,一般的手法,是左右捻一捻,引到气,病人很酸,叫他吸气,吸的时候针拔起来,他一边吸你一边拔,拔到皮肤表面,还有针在里面。然后叫它吐气,吐气的时候不要动针,等他吐完,再把针慢慢推到穴道的地方。然后再吸,他一边吸你再一边拔,这时候气就会进入环跳,然后叫他吐气,吐气时针不要动,吐完再把针推回去,连续做三下,这叫呼吸补泻。这是补的手法,因为环跳大部分是用补的。
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环跳是骨之始。所以骨头刚开始生病的时候 ,一定是从环跳开始有痛,因为它是刚开始的地方。从环跳到脚趾指头或手指头的末梢,我们新的骨细胞是每一个人每二年换一套全新的骨骼。初始的地方是在环跳,终点是在手指头和脚指头。所以当病人告诉你环跳痛的时候,不可以只是想它是单纯的经络痛,可能有骨癌,骨癌也是从这开始,也可能是骨头有损伤,骨头可能被破坏。
一般来说,如果你下针,他的痛就去掉了,那只是单纯的神经痛。如果扎了一次、二次痛还在那边,这骨髓可能有病了。
肩髃对应环跳,肩髃刚好是上肢的末端,环跳是下肢的末端。肩髃痛就扎对侧的环跳。但如果是骨癌或骨有病,或其它的问题时,这痛去不掉。同样可以依这个来做诊断。
环跳是中风非常有名的穴道,半身不遂可以在环跳下针。
风市穴(中风瘫痪大穴)
在大腿外侧,从膝盖交接的缝直上七寸,这个穴道我们称之为风市穴。风市是治疗中风、瘫痪的大穴。
风市、环跳都是中风的大穴,脚麻木不仁,都可以下针。下风市的时候采用深针,因为它肉多。从两个肌肉缝下去,都是用三寸针,下去要碰到骨头才有效果。任何的病人中风,我们都会用到风市穴。
膝盖没有力是没有什么虚实的,膝盖没有力,我们在风市和阴市下针,与足阳明胃经的阴市合并使用。病人坐下去站不起来,膝盖没有力,我们就将风市、阴市合并使用。
中渎穴
从风市下二寸是中渎穴。中渎穴是少阳的一个别络。治症是增加风市的效果。中渎可以治的病,风市通通可以治。风市能治的病,中渎不见得能治。它是一个加强风市效果的一个穴道。
阳关穴
两个膝盖缝头,就是阳关穴。在膝盖结弯曲的中间。阳关穴很浅,因为下面是骨头。是近取穴,对风湿关节炎效果都很好。近取穴包括痛风、红肿都可以治。
阳陵泉
膝盖下面这边有两条骨头,把这两个骨头画一条线,对到一个正三角形,这个点就是阳陵泉。

筋会阳陵泉,全身的筋都由阳陵泉来管。这是一个大穴,也是中风的大穴。
任何膝盖痛,我们有膝五针,五个穴道,实际上用四针。找到阳陵泉以后,针下去一定在两个肌肉中间,一直透到阴陵泉。阳陵泉透阴陵泉对治疗膝盖风湿非常好。所以抽筋、所有筋的病,通通可以在阳陵泉下针。像膝盖不得屈伸,脚抽筋,通通可以下阳陵泉。
阳陵泉是胆经的合穴,属土。
奇穴:胆石点


从阳陵泉正下差不多一寸的距离,有个奇穴,叫胆石点。胆结石的人,在阳陵泉下一寸一定可以找到压痛点。也是在两个肌肉中间找压痛点。所以治疗胆结石,去胆结石的痛,一下针就好了。
肾结石在交信和太溪的中间,胆结石是在这里。找到压痛点,下针,从痛治到不痛,胆结石就排出来。有很多奇穴来辅助我们治症,像足三里下一寸的阑尾穴可以确定病人是不是盲肠炎。
治疗胆结石的时候,不要用三寸针透过去,对面没穴道,一寸半下进去就好。当然可以配合胆募日月,背后的胆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