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日嘚吧嘚:希腊传统——在心爱之人的墓前野餐

 动感希腊语 2021-08-18


今日清明,我来敬上三杯酒:一杯敬先人、一杯敬过往、一杯敬远方!

迳直夫何细!
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
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
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
进节只愁余。

孤零零的破屋、危桥,无依无助,“只愁余”。
依然道不尽我们对逝去至亲的思念。


一个让人缅怀亲人的日子,我也实在提不起兴致写些博大家开心的段子,就说说希腊人生生死死那些事吧。

传统上希腊一直是土葬,但买的起永久墓地的人越来越少,租用墓地合同到期后的遗体迁出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

希腊是欧洲最后一个拥有自己的火化设施的国家。

这事儿我们要从希腊的东正教开始说。

我们知道希腊是一个传统的东正教国家,东正教会认为,火葬是对人体的侵犯,土葬变火葬更是试图从生活各方面消除人们的信仰,所以教会方一直持强烈反对意见。希腊教会甚至通知神父,如果死者选择火化,则应拒绝主持其葬礼。


僵局是在2006年被强硬打破的——2006年希腊火葬正式合法化。

那之后很多希腊人会在亲人故去后把遗体运到保加利亚去火化,费用至少2000欧以上,也是绝大多数人承受不起的。

死不起是很多希腊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墓地买不起、尸体火化费用支付不起。

2019年希腊殡葬业终于迎来重大革新——希腊本国的第一个火葬场终于正式启用,费用大概降到600欧左右,总归是绝大多人死的起了。

这条路,希腊人至少走了13年。

在希腊的街道上常常能看看一些小小的神坛,很多上都有照片,内部有长明灯,那是希腊人在纪念逝者,纪念地应该就是死者离世的地方。

据说在墓前摆放鲜花这一传统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相信花朵扎根并在墓地茁壮成长,则表明逝者在他乡安息了。

当然,罗马人又继承了古希腊的这一传统,而且罗马人的祭祀会长达八天。

希腊人会在复活节前一个周日去墓地纪念亲人,只是山川异域,大家的形式很不相同,据说希腊人会在死者的墓旁野餐。家人围坐在一起大吃大喝,小孩子在旁边嬉戏玩耍,大家都不许哭,只能彼此问候:Χριστός Ανέστη(基督复活了)。


在心爱之人的墓前野餐,我们听起来总是感觉有点残酷哈,只能说是无论哪种方式纪念逝者,都不重要,形式安慰的是生者,对于逝者只要“有心”就够了。

逝者一直在我们的心里活着,他们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谢谢他们来过谢谢他们曾经陪我们一程,也请他们在天堂照顾好自己!

我知道他们一直在那里看着我们、保佑着我们!
-Τέλο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