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倚窗听雨 | 一亩三分田

 听雨小记 2021-08-18




一年中,乡情浓郁的时节,一次是清明,一次是霜降。
霜降快到了。
苹果熟了。
今年的苹果着实费力,爹妈勤快,套了三层袋子。土色纸袋、红色纸袋、内塑料袋。
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套这么多袋子干嘛?
防虫害,防果锈,各种防。
只为颜值控的我们在美味的同时还能体会到赏心悦目。



现如今,绿色食品充斥着商超,各种新鲜时令的果蔬花花绿绿,煞是好看。
抛开真假,不提。
我们却总想找到一款曾经熟悉的味道:
那是儿时老屋的院子里,爸爸亲自种下,妈妈亲手摘下的水果,弥漫着不一样的香甜。
或者是杏儿,或者是桃儿,或者是核桃,或者是枣儿。
再或者是苹果。
酸酸甜甜的故事里,有我们逝去的童年。



初二那年,爸爸亲自栽下了一亩三分地的果树,我们就在这树苗儿的成长过中等待,等着吃果子。
果树在一天天长大,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
就这样盼呀,等呀!
三年后,结苹果了。
欢欢喜喜的心情犹如过年。
那一次,果园其实才结了五个果子,却让我们兴奋了好久。
像等孩子长大一样,六个月之后,我们尝到了苹果的香甜。
脆、甜、水分足。
十几岁的年华里,吃到的最好吃的水果:红富士苹果。
至今,回味无穷。



而今,快三十年的果树了。
一到苹果成熟季节,孩子们在果园里跑来跑去,亲自尝试采摘。欢声笑语不休。
爹妈却老了。
一筐子苹果,要费好大劲才能扛起来。
特别是爸爸腿骨折康复后,看着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总能想起朱自清《背影》里的片段。
却依旧坚持着这农家人的一亩三分田:剪枝、掐花、疏果、套袋、施肥、浇水、除草、采摘。
自给自足。
爹妈,总在他们的辛劳里年轻着。




在销售滞后的乡村,那些老人们依旧以最纯朴的方式卖着自家产的瓜果蔬菜。
也许,我们不缺好东西,缺的却是一份久远的情怀。
偶尔,在路边买回一把小青菜,一个南瓜,一袋小核桃,仿佛找到了我们失去许久的东西。


当爹妈得知他们亲自栽种的苹果还能以快递的方式被很多人认可时,那种激动宛若小时候我们吃到了好东西。


有一种满足:叫爹妈精神。
有一种满足:叫儿女情长。
有一种乡情:叫苹果熟了。



苹果熟了,一亩三分田,邀您来。




备注:农家苹果,需要加我微信:ycty7806
也可后台留言联系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