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

 贵州游侠 2021-08-18

                                                                                                   遵义古迹游

贵州游侠

二、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

来到了团溪镇的白果村,这里曾经叫做“雷水堰”,因此地有一座古代水库,就叫做“雷水堰”,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在水库的堆土坝对面,有用庄稼组成的文字“XX贡米”。

驶上大坝,有许多古柏。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对岸左侧有一些蓝色铁皮房,住在大坝左侧的一位师傅告诉我们,杨辉墓就在铁皮房下面,可以从大坝上面的公路绕过去。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杨辉墓在照片左前方)

雷水堰的水面较大,中间有一个小岛,上面盖有房屋,小岛周围有石料堆砌的堡坎。据说省主席周西成于1927年到此游览过。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在大坝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辉墓的石碑。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我们绕到另侧,由于有一辆货车在装烤烟,我们就停车在宽敞处,然后向前方走去,当我们遇到一位老人时,他主动带我们从房屋之间向水边方向走去。

来到了一排三座墓室前,顶上盖有蓝色铁皮,中央墓室为杨辉墓,左侧为正室俞氏,右侧为侧室田氏。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文保碑介绍:杨辉(1432——1483)为杨氏25世土司,正统十四年(1449年)袭任播州宣慰使。在任中镇压苗族起义军十分卖力。                         曾因欲让庶子杨友代替嫡子杨爱承袭土司位,挑起了杨氏各代兄弟争夺播州统治权的斗争,直到隆庆五年(1571)杨应龙当政时才告结束。

墓室前面各有一个高达两米多的四棱碑,但只有右侧的还有碑帽。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墓室前面有石板围砌的墓园。三个墓室的大小相同,各面都是整块厚石板精心打凿磨制而成,晃眼看去都像是精细施工的水泥板。

一排三座墓都是整块巨型精细磨平的石板镶嵌而成,前面有一米多高,两米多宽的石板横放,石门一米许空旷。从此向内望去,里面都有精细石刻图案。

小黄从空旷处跳下最左侧的墓室,墓内还有一层曾经封闭上下左右的石板,石板外面有通长通高的石刻图案。石板中部有一个一米直径的不规则圆洞。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据小黄说墓内部也有石刻图案。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其余两个墓室不易下去,但看上去与左侧的没有多大的区别。

前面还有一个单独的墓室,墓室中部有两扇石门,外面有宽达一米多的与内室同高同宽的外室。石门都被打开,早年已被盗,石门的门轴已经损毁或裂开。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墓门内部和三面石墙都有精细石刻图案,顶部四角有三角形云朵石刻图案,中央有圆形石刻图案。墓室内还有少量棺木残段。

关于前面的单独墓室,文保碑没有介绍。不知道是何方神圣的墓葬。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古代水利工程雷水堰与杨辉墓——遵义古迹游之二

继续对着水边走去,有一个直径半米的圆形石柱,上面的各面都有石刻图案,看上去曾经被打断,现在重新组装起来,但高度明显不是原来的高度。

地面上还有一些碑座和精细石料,估计都是墓园的石料。

老人的儿子在墓圆内割草,老人在此与之交谈。

谢过带路的老哥,我们向停车处走去,我突然想起应该还有墓祠和一块大石碑,于是返回墓园,向老哥询问,他又带着我们向面对墓圆正面的左前方走去,大约相隔数百米,来到了原来杨辉墓的祠堂处(也曾经为“雷音寺”)。碑为《遵义府志》所录的(雷音寺碑)。

这里非常宽大,到处都有原来的石料和基础,现在祠堂已经荡然无存,在祠堂院落的左后方,也有一个棚子,里面就是高达三米的石碑,碑下有驮碑的石龟,石碑保存十分完好,厚度仅有十二厘米。上面的字迹较为清晰。碑的顶部为半圆形,有二龙戏珠石刻。

在祠堂院落的外面,有一口水质清澈的水井,应该是守墓人的饮用水源。

老哥说他有一儿一女,女儿外出打工时认识了湖南常德的女婿,两个儿女家各有一儿一女。他和儿子等曾经三次到女儿家探望,都是儿子自己开车去的。老人的家是二层楼房,言语中对生活充满了喜悦。

告别老哥,前行路旁有几棵硕果累累的黄色李子树,一位大姐说是她家的,旁边有梯子,要吃就自己上去摘,于是我搬来梯子,小黄走上去摘了许多下来,大家都吃了许多,然后谢过大姐开车离开。

(游览日期:2021年7月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