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转戏剧张力,有《三分钟》就够了

 囤满人生 2021-08-18

给你一部iPhone X ,让你拍一部短篇作品,你会营造怎样的戏剧张力?如果是囤儿打过交道的那些内陆影视人的话,九成都会先抱怨“不够”。时长短、设备局限,大幅限制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条件只够拍一个小段落,要么煽煽情、要么励历志、要么炫炫技。优酷最近上了一部短篇,由陈可辛用iPhone X拍摄,很好滴为我们做了个有关戏剧张力营造的示范。这部短篇叫《三分钟》。果然,玩转戏剧张力,3分钟足以。

《三分钟》的开篇很炫,快速的剪辑加旁白。陈可辛仅用了几十秒,就用iPhone X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大图景,手机带来的强大效果让人惊艳。短片中的每个镜头都选得很用心,没有人的镜头会用上一些光影、焦点上的变化,有人的镜头则捕捉了国人在春节时的特性表情。景在时间维度上是很长的存在,人的情绪则在时间维度上是很短的存在,交替剪辑后,不仅能传递信息,更能营造出愉悦视觉的节奏感。虽然各种模板化剪辑APP在手机上出现后,很多人都能把手机拍摄的素材混剪一下,但素材本身的捕捉和选取,还是需要提升敏感。

片头出现后,《三分钟》恢复到正常的剧情片剪辑节奏。乘务员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而连续数年没能陪儿子过年。这听上去并不是特别新鲜,毕竟很多公益广告都会选择这类群体作为视角。大师和匠人的区别,正在于视角透过去后能否营造出戏剧张力。普通的公益广告,只会告诉我们他们的辛劳、他们的付出,用最直接的方式激发观众的同情之心。陈可辛在选取视角后所做的工作,是叙事。他并没有简单的记录乘务员和往年相同的工作,而是选取了她今年和往年的不同——今年,她的儿子会来站台看望她。

显然,这个故事很暖心,会被很多人理所应当地处理成慢节奏。陈可辛虽然不会违反常理地强行提速,但是他强调了此次站台停车仅有3分钟这个概念,并在车停后就开始了3分钟倒计时。于是,慢节奏也有了时间上的紧迫感。影片也顺势营造了第一波戏剧张力——拥挤的上下车人群会否阻隔母子的相会?当这个张力营造出来后,母亲的情绪化镜头和儿子的动作化镜头的交替剪辑还真就提升了节奏感。

当儿子终于和母亲四目相对后,影片一下静了下来。这个安静实在是太给力了。君不见《歌手》上好多歌手都会使用突然的安静来蓄力。安静片刻后,陈可辛又营造了一波更强的戏剧张力——儿子能否在列车开动前背完乘法口诀表。见到母亲后竟然要背诵乘法口诀,这显然不是一般母子会做的事情,但这个事情却是这对母子之间的约定。这份独有的约定,牵扯的是普世的母子情,也让这个故事有了值得被铭记的价值。角度选取、张力营造、节奏控制,陈可辛用iPhone X拍摄的《三分钟》,教了所有手机拍摄爱好者们一堂生动的课啊。

目前,由陈可辛导演的这部短篇作品《三分钟》已于优酷首映,传送门在此:http://m.youku.com/video/id_XMzM3MTIzMTM0OA==.html?source=&spm=a2h0k.8191407.0.0&from=s1.8-1-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