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孙吴战略家到“无胆鼠辈”,平话中的鲁肃形象早已面目全非

 昵称v3C3lRo9 2021-08-18

鲁肃,字子敬。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他有智有勇,可与周瑜媲美,要论起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恐怕要比周瑜还略胜一筹。可以说,鲁肃为了孙吴的壮大,以及三国之势的形成,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一位谋臣。

实际上,不论是西晋时期的史学家陈寿,又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易中天先生,对于鲁肃都是赞赏有加的。只不过,从元代以后开始,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鲁肃的形象就一步步地被逐渐贬低。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在《三国演义》中,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却被描写成了一个忠厚而又略显平庸的长者。在演义中,鲁肃俨然成为了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相互斗智的一个陪衬品,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真实性的。可是,民众们却习惯性的喜欢将演义带入历史中去。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东汉末年,宦官独断专权,处处横征暴敛,豪族地主疯狂兼并土地,贫苦农民大量逃亡。就在这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了,此时的东汉王朝也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摇摇欲坠。霎时间,群雄四起,天下大乱。

出生豪族的鲁肃自幼丧父,从小便与祖母一同生活,家境也十分的富足。然而,他与当时其他穷奢暴殓的地主不同,面对着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此时的鲁肃顾不上治理家事,反而却将大量的钱财用以施舍,且卖出自家的土地,以救济穷苦百姓。因此,在十里八乡的名声很好。也许,正是因为鲁肃的乐善好施,才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埋下了伏笔。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战乱不断、粮食短缺,还在袁术帐下担任居巢长的周瑜正在为征粮之事一筹莫展,恰逢闻听鲁肃此人颇有乐善好施之名,便带着数百名将士前去拜访,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借到一些粮食。面对周瑜的请求,鲁肃没有丝毫的犹豫,随手指了指粮仓,便送给了周瑜高达3000斛(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粮食。对于鲁肃的慷慨解囊,周瑜感激万分,便主动与他相交,自此成为了挚友。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孙权继位,而此时的周瑜也已经依附到了孙权的帐下,在和孙权的一次谈话中,周瑜便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鉴于周瑜的极力推荐,孙权也对鲁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立即约见鲁肃与其攀谈。在首次的交谈中,鲁肃就展现出了超高的战略眼光,使得孙权甚是欢喜。孙权问鲁肃:“当今的汉室如大厦将倾,到处纷乱不已,既然你愿意付诸于我,那又有何良策可以助我成功?”鲁肃答道:“如今的汉室已无法挽救,而此时的曹操也是我们暂时无法匹敌的,将军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变幻形势。”鲁肃极具前瞻性地预见了汉室已不可兴的历史潮流,就足以说明了他的谋略之深、眼光之远。

不仅如此,堪称谋略奇才的鲁肃,在主持军政方面也同样出众。建安十五年,就在周瑜病逝前不久,他就写信给孙权,并向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执掌兵权,孙权当即便采纳了周瑜的建议,还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

一开始,鲁肃驻守在江陵,后来又移兵驻守陆口。孙权见鲁肃威望恩义,大行于众,在短时间内就令部署增加了万余人,便又升鲁肃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建安十九年,鲁肃随同孙权大破皖城后,再升为横江将军。

后来,鲁肃在联刘抗曹、单刀赴会与周璇荆州等历史事件中,都可谓是功不可没的大功臣。只可惜,天妒英才,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却因病逝世,享年46岁。就在鲁肃去世时,孙权还亲自为其发丧,就连蜀汉丞相诸葛亮也为其发哀。

由此可见,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之高。

那么,鲁肃又是如何从一个著名的战略家,转而变成一个“无胆鼠辈”的呢?

原本,《三国演义》将鲁肃演变成了一个忠厚老实的平庸长者,就已经脱离了真实的历史,接下来这个流于民间的《三国志平话》就显得更为夸张了。在《三国志平话》中,鲁肃的形象则被塑造成了一个一文不值的无胆鼠辈,既无勇无谋,又显得胆小懦弱,至于鲁肃本该有的战略头脑,也更是荡然无存了。

实际上,鲁肃和关羽间的“单刀赴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情,它不仅维持了吴蜀之间的联盟,同时还解决了关于荆州的划分问题。然而,在《三国志平话》中,关于“单刀赴会”的描述却并非如此。

据平话所写:当日,关羽受到鲁肃邀请,只身一人前去赴宴,只见他身着常服,腰间仅配着一口单刀。而鲁肃这边却带了整整三千兵将,且个个身着铠甲。酒宴开始后,鲁肃一方接连不断地挑衅关羽,关羽怒发冲冠、忍无可忍,于是便上前提住鲁肃,意欲斩杀鲁肃。鲁肃见状,急忙跪下不停求饶,因此才保住了一条命。

这位在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在平话中却被贬得一文不值、面目全非,想来也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