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渡》杂志||编辑风采

 诗渡选粹 2021-08-18

迷时诗渡,悟时自渡

第630期

社长:邓红琼


  ◆   

编辑部成员





邓红琼  余兴城  刘良鸣  周八一  袁素霞 刘丽  刘桂兰  赵风华  甘新田  石俊阳


编辑作品展


社长兼主编:邓红琼,笔名文心若水、文心,现居广东珠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渡》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珠海市香洲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大湾》文学期刊副主编,香港《流派》诗刊栏目主编。作品散见《诗刊》《诗选刊》《星星》《奔流》《人民日报》《中华诗词》《当代诗词》《散文选刊》等海内外三百多家纸媒及诗集、年选,获“中国诗歌春晚2019年度全国十佳新锐诗人”等奖项。著有诗集《爱与忧伤》等。

秋风暗渡

□邓红琼 (广东)

梦里,总有一缕炊烟将景色虚幻

我站在风的肩膀上

望断天涯

母亲清澈的心事里

有落日熔金,也有倦鸟归巢

曾几何时,故乡就这样被我托举着

在孤寂中,一路飘泊

接受月光的抚慰

也接受寒风的恣肆

母亲的一头银发,让每一个夜晚

都适合温情

不敢想起父亲,一想

千里之外,就有落叶驮着乡音

坠入泥土

它们懂得离合无常的伤悲

以归根的情怀,服从时间的旨意

而我,始终抱着一种执念

在时光的镜前,反复梳理回忆

秋色一再逼近,我取相思一枚

等待秋风暗渡

将一声雁鸣,送返故乡

炊烟又起

  

独坐小院,听风翻阅季节

记忆的触角,像碧绿的藤蔓延伸

爬满静默的墙

檐下斜入的晨光,如母亲手捻的火柴

轻易地

就划开一道温暖的印痕

  

闭目之间,总有熟悉的茅草香

氤氲我的冥想

我真想,做一只麻雀

站在高高的墙头

巡视春天的勃发

听牧童的横笛,吹动高的树,矮的草

  

谁会解开乡村的衣襟,与我对饮

一杯春红酿造的酒

四目相对,却欲说还休

语言的尽头,是缓慢升起的炊烟

常务副社长兼运营总监:余兴城,男,现居珠海。硕士,研究员,中共党员。曾任珠海市万山群岛规划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办公室主任、珠海市海洋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珠海市横琴新区主任助理、《澳门商报》副总编辑兼首席评论员,参与2014年北京全国“两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协委员提案组。有文学作品及论文发表在市省国家级刊物上。现授聘任:《中国名城》扬州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澳门)综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澳门商报国际传媒集团顾问,珠海市东源商会顾问。

台海(外一首)

□余兴城(广东)

海岸线装订住

一本古老历史

岁月无情翻动

全部不平文字

风阅读礁石

似铁锚紧锁码头问号

那留在港口的墨迹

都是斑驳意思

这一页

正翻将过去

疫,不易

从所谓美丽自由国度

绎来译去

时而演绎

时而直译

都是老调重弹意识

那边“疫与人类共存”

这边“将疫坚决清零”

世界更扁平简明

或是疫与人

或是人与人

凡疫者偏废致变异

惟周圆公正能《周易》

人类命运共同

中国解决方案

如高山突兀森郁

管它什么形状意识

都是人民意思

副主编:刘良鸣,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泰州市诗人协会常务副主席、泰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高港区诗词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雨花》《诗渡》《稻河》《诗意人生》《诗路作家报》《今日诗界》《流派》《安徽诗歌》《山风》《乡村诗歌》《诗天下周刊》《诗荟天下》等刊物。著有诗集《青苔的记忆》,曾获泰州市《稻河》文学奖、泰州市优秀文艺家称号。

偶有花落至(外一首)

□刘良鸣 (江苏)

多年前的,一朵素色

是栖在杏花开了的宋词里

光阴遁入深秋

风声,不肯回归纸上

只有一阶落红,缄默着

曾经的那年,那月,那夜

我已卸下双肩的红尘

归入旧歌清谣

而那个曾经清隽的女子

再一次盛装打扮

曾经的锦书,此刻

盛开最初的芳泽

待天净云初,于世事无常中

听它一声声婉约

江山此夜,浮生成蝶

暮光中,接住最后一片落红

从此之后,转身笑忘

再无缺憾

风中的故事

一盏江湖的月光。遗漏了半夜的孤独

写过的字,连同那些星辰黯淡了许多

遥远的湖水,荡不开忧伤和深邃的眼眸

一次次经过了素笺,一首诗,一锦书

今夜。驾一叶轻舟,梦回盛唐

穿越夜色,穿越灯火,隔着一帘幽梦

你的江湖。疼痛的灵魂,从文字中交换日子

刀锋依旧锋利。当寻梦诀一次次失眠

光阴渐渐老去。燃烧的日子

在风中,一次次,演绎曾经的

渔歌晚唱

江湖有雨。风中的迷茫,仿佛一夕之间

点染记忆中的烟雨与红尘

风声,一次次乱了韵脚

把自己交给月光,或者虚拟的文字

任一朵桃花,取走风中故事

执行主编:周八一,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渡》执行主编。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上海文学》《诗潮》《延河》《草原》《散文诗》等杂志。

信物(外一首)

□周八一(安徽)

顽石中琢玉,烈火里淘金

借万吨夜色,打开

人间的隐秘之路

星星点点的爱,斑斓夜空
回望处,圆月初现

青光淬火,起伏沧海之心

你翻出岁月的炼金术

精雕细琢,为宿命的相逢

铸造一件通灵的信物

突来的雨

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雨

下在暮晚,下在

休闲晚归的人慌乱的脚步里

世界瞬间乱了秩序

一只小鸟跃出树枝

迎着雨,跌进混沌的暮色

它的鸣叫,掺和着模糊的惊恐

和忧伤,被雨声消解

凝视它逝去的方向

想起四十年前

一个逃荒的雨夜,走失的

乡间表妹,瘦骨伶仃的表妹

我的心空,霎时

乌云滚滚,惊雷阵阵

执行主编:袁素霞,笔名元素,河南巩义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渡》杂志及平台编辑。有作品发表于《营口日报》《流派》《诗渡》《诗意人生》《鸭绿江·华夏诗歌》等纸刊以及网络平台。

捕风者(外一首)

□袁素霞(河南)

我见到的风,是温柔的

贴着脸庞,轻轻,悄悄地走

像一只蝶飞过我的庄稼

像一株草,在地面,摇摆身子

把所有的慈祥,用来换取

阳光,雨露,以及成长

它曾协助我完成

一粒种子的发芽,开花

一片小麦的成熟,收获

和大片大片的玉米地

怀抱秋天的孩子

在风外,我们是

与它同行的人。把所有供给它

又从它的身体里抽出残暴的影子

毁灭它。安抚它。

远行是一场幻象

虚构出海岸,沙滩,树木

让阳光照耀

让夜在近处,星星在远处

和心爱的影子

在一个午后漫步

像漫步云端那样

不牵手,不拥抱,把甜言蜜语

放在海里。然后浸泡自己

一个眼神被浪花捉走

另一个眼神,看着一条路

发呆。思索。遗忘

编辑:刘丽,现居辽宁,中共党员,市作协会员,《诗渡》杂志编辑,《今日诗界》编辑。曾有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诗歌月刊》《辽河》《满洲里日报》《营口日报》《中国诗人》等纸刊及各网络平台。

立秋(外一首)

□刘丽(辽宁)

随一场夜雨潜行而至

扑面的微凉,明目张胆地

宣告一个新季节的到来

曾经那么多的盐份从体内出走

与朴素的农事相遇

如今长成了饱满的籽粒或根茎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

阳光与雨水充沛的日子

让一个又一个的节气更有意义

还有那些可以预见的收获

让人心生欢喜

一个人的村庄

到最后,注定会是一个人

像故乡的老屋一样

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尘浸染

迎着略带寒意的春风,仓皇站立

有些人,会因为寂寞而狂欢

我更享受孤单,愈是孤单越是自在

贪心欲念没有,期待没有

整个世界好像只剩下无边的安静

这安静,使万籁之音被无限放大

风在摇晃窗子,鸟鸣由近及远

此时,请允许我放下过往和曾经

一个人,守着我的村庄

编辑:刘桂兰,杨柳飘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渡》杂志编辑。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青海湖》《雪莲》《大理》《诗渡》《青海日报》等纸媒及各种网络媒体。

折叠(外一首)

□刘桂兰(青海)

夜色倾泻,一些不能言说的心事

如一地的白月光

静静地铺陈

把所有的思念说给自己听

一遍遍咀嚼那些过往的幸福

风是唯一的旁听者

高过云端的相思

太过飘渺,

做一把伞,折叠,打开,收放自如

曲水流觞

小径幽静 ,溪水温婉

轻轻

梳理我凌乱的心情

取天空的澄澈一杯

就着溪水的清冽

邀约清风一起

举杯

饮尽花香,鸟鸣,虫吟

甚至石的冷峻,坚毅

放过吧 ,那些不可言说的伤害

流水 不言,每时每刻

常新,长流

编辑:赵风华,北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渡》杂志编辑。参与编辑系列丛书《开封黄河文化丛书》,作品散见于《大渡河》《精短小说》《中国新闻日报》《齐鲁文学》《烟台诗词》《北海日报》等报纸刊物及各种网络平台。

纸上书(外一首)

□赵风华(广西)

你说,喜欢晨露为花低眉

只要悲喜相随,都是情深的人

念及一些旧梦,眉间就藏着远山如黛

星子的眼睛在眨

如今,木棉又开,枕边空留着风

途经一场落花,压着心跳

折几分月色,恳求南去的风捎带

活着

佝偻着腰,咳出大半个月亮

铁床绣出玫瑰

窗台上,几只麻雀

衔着,她的念想

有阳光晒得暖暖的木凳

有雨水冲刷过的玻璃

还有,公墓里的小路

输液管流着泪,腌制着她

从骨节到灵魂

伸手,想握住一把风

尽头,有栀子花的香味

编辑:甘新田,网名优雅的枫叶。作品偶有刊发,现为《湖北诗歌》《诗渡》《大众诗社》编辑。

结绳记事(外一首)

□甘新田(湖北)

我有108个结义兄弟

来自低矮的草屋和潦倒的庙宇

当他们用朽骨推翻一个王朝

各自用苦艾和酒埋下一缕忠魂

赴死之人有赴死之心

追随者仍倾慕而来

我赠他们鳞甲、剑戟、匪气、粗布衣衫

只到我变成瞎眼的王

再无所赠

用绳结、老茧、阵痛、灰烬

为兄弟们作传

耳畔尽是一阵紧似一阵的风

林冲

雪夜,适合出走

适合御林军的长枪划破夜空

雪也许落了一夜

却填不完一个人蹒跚的脚印

弯曲得像一把拉满的弓

随时会弹出

射中那个朽木样的朝代

后来射中了我,我惊出一身冷汗

编辑:石俊阳,笔名田间布衣,河南长葛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诗渡》《河南科技报》《大渡河》《珠海文学》《营口日报》《今日新泰》等刊物和网络,出版诗集《风落人间》。

自画像(外一首)

□石俊阳(河南)

弯腰,低头

让肩膀,接受生活重压

让脊背,接受风雨鞭打

让泥土,接受汗水滴答

阳光、雨露、鸟语、花香

就藏在阡陌交错的地方

它们是我前世情人,今生知己

我用粗茶、淡饭、真诚、善良

为它们拂去流言、蜚语、眼泪、忧伤

粗糙指缝泄露的风虽然陡峭

这并不妨碍屋檐收留炊烟,窗口收留灯盏

并不妨碍在一张薄纸上,我用一支瘦笔

收留鸡啼、犬吠、虫声、蛙鸣

在怀抱薪火的赶路人沉重的脚步声中

把简单的幸福,再默写一遍

萤火虫

橘色夕阳,已被倦鸟衔走

暮色,重得让眼睛只能攀附一盏灯光

灯光下,沾满夜色的叩门声

从一扇木门后,掏出白天塞进耳朵里的悲喜

交给窗外清风抿一口

就有虫鸣拾起旧梦,安抚潦草心情

就有月光坐上窗台,想念比远方更远的亲人

就有一个守身如玉的村庄

——交出内心潜伏多年的那只萤火虫

渺小,低飞,微微之光引领我抬头向上

在宁静祥和中,迫不及待放下苦命的诗句

 

投稿需知:

一、《诗渡》纸刊收录现代诗、散文诗、近体诗、诗评及卷首语。现代诗、散文诗、近体诗每次限投3-8首,不同意推送平台的,请提示。

二、来稿请直接粘贴邮箱页面,并以附件的形式发送,邮件标题前请注明【投稿诗渡】,后附详细的通联地址、电话、照片及微信号。暂无稿酬,入选者奉寄样刊。

三、诗词格律请避免出律。作品不同意修改的,请勿投稿。

四、文责自负,杜绝抄袭。请勿一稿多投,谢绝被平台原创保护的作品。因来稿量大,不能对投稿一一复信,望予谅解。

五、投稿后请关注“诗渡”平台,秋季刊截稿时间:2021年8月20日。

六、投稿邮箱:

    153131202@qq.com

end



诗渡及其他

总  顾 问:桑恒昌   杨   克   马启代

顾      问:钟建平   武立胜   

                招小波(香港)    

名誉社长:杨涧华

社      长:邓红琼

运营总监兼常务副社长: 余兴城

主      编:邓红琼

副 主  编:刘良鸣   

特邀编辑:赵庆军(赵庆君)

执行主编:周八一  袁素霞

编      辑:刘   丽  刘桂兰  赵风华  

                郭士提  甘新田  石俊阳

                文心若水

合作单位:珠海市香洲区作家协会

               济南文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纸媒:《诗渡》《诗意人生》《珠海文学》《中华网络诗刊》(电子网刊)《流派》《大湾》《中原诗刊》《山风》《天下美篇》等

投稿邮箱:153131202@qq.com

扫码关注诗渡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诗渡》国际标准刊号:ISSN 2708-5880

诗歌,是我俗世的飞翔




精彩回顾


诗渡》杂志第三期目录

首届“诗渡·南屏漫杯”全国茶文化诗歌大赛获奖名单(含作品)

田间布衣||今夜,月光是忧郁的

袁素霞诗选 || 月光在山外

【诗渡】七夕特刊 || 因为爱情(上)

【诗渡】七夕特刊 || 因为爱情(下)

邓红琼爱情诗选||等你,像等一场花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