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停电,坐在飘窗等天黑

 听春秋配 2021-08-18

插座上的指示灯极速的闪灭,本能的一阵焦虑之后,我接受了一个事实,停电了。

手机显示电量不足,肚子开始咕咕叫唤,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挠挠头,该吃什么好呢?去餐馆?叫外卖?还是就着水壶里的开水来桶泡面了事?没有电器运作的厨房异常寂静,瞥到角落里的灶台和大锅,没有一丝烟火气。放下了泡面,走向灶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成了离开电就没有办法做几个菜好好生活的人?

停电中的城市,是不是很梦幻

前段时间的电网改造,停电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断断续续。白天停电,晚上再来,三五天不等。有时,晚上等电做饭,可电就是迟迟不来,可不是,专业人员还在电杆上攀爬,一时下不来呢。

手机上又收到了未来三天停电的短信,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可对现代人来说,也不能说完全无关紧要。诚然,生活在了有电时代,就片刻也离不开它。晚饭后,淘好新米,只待第二天早上能赶在停电前煮好饭。

电力工人,光明使者

停电做饭,是一件苦差事、麻烦事。电磁炉在此刻再也不是那个无所不能并满足你口味的好帮手了,只能默不作声;灶台上的大锅久久不用,落了不轻的灰尘。假如它也有思想,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悲叹?会不会埋怨我们无情的抛弃?

是呀,要不是停电,它真的就被我们遗忘得干干净净,一丝不留了。

比起做饭,生灶火更让人无奈!地上错落的柴火,手中的打火机,发间的稀碎烟屑儿,满屋子的迷烟。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丝火光赶紧加柴,过了几秒,毫无意外,火再一次熄灭了。烟呛,咳嗽,夺眶而出的泪水,迷离的世界乱七八糟、一团糟。

跨越过钻木取火的幸运,我们却愈加退化了。再一次拿起手中的火钳,耐心地重复做着一件事情。小心翼翼般窥探着火光由小变大,慢慢加些柴,生怕又一次熄灭。鼓气,轻轻地吹动微弱的火花,犹如抚慰一位柔弱的孩子!火终于熊熊燃烧,锅里的水已热气腾腾!脱离了往日的贫穷,却差点丢失了最原始的生存技能。

一根火柴,在被擦亮的瞬间结局就已经注定。“哧”一下燃烧着,在缥缈的硝烟味与轻盈的跃动中,奔向了毕生的追求。要归于注定的结局,只是风来了,或是处于同情,或是源于不舍,吹灭了它。风也是出于爱呀?可同时也扼杀了火柴的价值。

停电,烧着柴禾,守着灶台,等水开,等饭菜飘香,等天黑。最简单、最靠近自我的小宁静,这就是生活原本的模样吧。

记得小时候,大家都喜欢停电,那意味着可以早放学。每次停电,每次点起蜡烛,在幼小的心灵里,满溢着过生日一般的喜悦。没有蛋糕,有蜡烛就够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讲着有趣的往事。物质的缺乏,似乎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恐怖的鬼故事,说话人故意一惊一乍,生动有趣。皎洁的月夜、长发飘飘、苍白的脸、一袭素衣的女鬼……胆小又好奇,赶忙用双手捂紧耳朵,又微微地试图想偷听着点什么。风吹,烛摇,背后直发凉,似乎背后就有一双翻白的眼睛在看着你,不敢回头,不敢张望。更别提上厕所了!非得拉着别人陪你去。

 还记得当年的手影吗?小时候最期盼的事,就是停电了躺着床上的夜晚。黑色的夜晚会让人害怕,但是又充满了神秘,让人不禁期待奇迹发生。点上一根蜡烛,就着烛光,便可对着白墙做各种动物的手影,脑海中出现无限种奇特或美好的想象画面,便是一个人的奇幻森林。不亦乐乎!

墙上的手影印记

长大后,忙于事业,忙于生计,奔波劳碌,也许一年半载才能回一次家。生活的滋味,已不像从前;生活的颜色,已被努力重新调过色。故乡,回不去。

回家了,一家人依旧围坐在一起。只是一部部手机,在低头的瞬间割裂了一个个独立的小世界。沉默,依旧是沉默。故人,近不了。

昨夜的故事,我还未说完,你就长大了。我开心不已。之后,我开始忧愁。

你是否还记得那些烛光下摇曳的日子?那是我最温馨的时刻,我真想听你说起那童年梦魇般、现在想来并不恐怖的故事,还想再听一次。

如果你愿意,换我来给你讲吧,我愿把故事给你一直讲下去。

长大后,我们努力寻找着幸福,可慢慢才发现,走得太快了,幸福它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藏在了来路的简单里。

今天停电,在摇曳的烛光里等天黑。

听春秋配

编辑微信:SLC199503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