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第一个把《在路上》带给了中国读者

 360doc小编辑2 2021-08-18

  

作者丨陶跃庆

中央电视台资深制作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评论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参与过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北京奥运会等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特别是在汶川地震期间,亲赴重灾区一线进行采访报道。2008年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个人编辑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栏目《王冠红人馆》、《那些年》的主创人员。1988年,将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在路上》翻译成中文,并于1990年在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表过多篇小说作品。新版《在路上》由北京世纪文景出版集团出版。

《在路上》的故事,是从32年前开始的......

一、缘起

1988年4月的一天,当时已经读研二的我,在图书馆阅览室翻阅外文书时,偶然发现了《On the Road》。

作为英美文学研究生,我当然知道这本书的价值和影响,我站在那里,捧着这本书,心情激动得怦怦直跳。

这毕竟是一本在美国也褒贬不一的作品。但是随着时间的冲刷,这部作品已经成为西方年轻人的圣经。当时对外开放的步伐刚刚起步,能够看到这本名著,实在太不容易了,于是赶紧借回宿舍阅读。

读了几天之后,被书里佶屈聱牙的英文吓住了。当时在想,能不能把中文翻译版的借过来一起对照着读。结果找来找去,只有当时《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选》中,有一些片段的翻译,国内还没有全书的译作。忽然之间,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我把它给翻译出来呀!

那个年代,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写作和翻译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一来,八十年代的大学里,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每个人都以尽快并且多多发表学术成果为骄傲。

出名要趁早,已经成为年轻学子的学习动力。二来,那个年代,有许多年龄较大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甚至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很有成就,让我们这些应届上大学读研的学弟学妹很是羡慕,总想着能够弯道超车,尽快追赶他们。

《在路上》首版封面image.png

《在路上》首版封面

我有一个同学,王璞,就是这些年纪较大的同学里的佼佼者。在入学之前,她就已经发表了许多小说和文学作品。由于她是俄罗斯文学研究生,跟我也算半个师姐弟,于是我便请教她,是否有可能翻译。

王璞很爽快地说,我帮你问问漓江出版社。

她的回答简短而果断,让我有些惊讶,也让我有了期待。

由于当时都是书信来往,一来一回,最快也要一两个星期,我只能盼着尽快有消息。

很快,王璞就给了我回话,漓江出版社的著名编辑沈东子非常喜欢这本书,你先翻译个几页让他看看,如果他看了以后觉得可以,你就可以翻译这本书了。

哈哈!太棒了!

我赶紧跟师姐何小丽打了个招呼。她本科是英语系,英文更好一些,希望她能着手翻译一个样章,让漓江社审定。

小丽很快翻译了5页,然后给漓江出版社的沈东子编辑寄了过去。

焦急地等待了十几天,就接到了沈东子的回信:你们翻译吧!

二、苦夏

翻译《在路上》的工作,我是在洛阳家里完成的。

我与小丽做了一个分工。

这本书有五章,小丽负责第一章,大概占全书的三分之一,我来翻第二三四五章,基本上是三分之二。

《在路上》的两位译者:何小丽和陶跃庆

image.png

《在路上》的两位译者:何小丽和陶跃庆

正好暑假开始了,我回到家,在炎热的夏天,开始了艰苦的翻译工作。

以我当时的英文水平,其实是不适合翻译这样的作品。

第一,这部作品的语言十分简洁,没有什么文学性,而且结构十分散漫,感觉就是走到哪写到哪,见到啥写啥,只有激情,毫无章法。

第二,作者去了许许多多的地方,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来无影去无踪,地名人名、文化背景、语言习惯,都有着很大差异。

第三,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经历了许多社会和文化的动荡,美国人自己对于那段历史都存在着争论,对于外国人、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学子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与其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不如说是无知者无畏!

支撑我的,就是书中与我当时正好契合的躁动而又强烈的青春激情。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一个激情迸发的时代,更是一个包容创新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社会也在鼓励更多的人独立思考、勤奋钻研。

我们同学在一起经常互相交流思想、互相争论观点,没有人会随便再扣帽子,也没有人在乎来自其他人的批评。今天争得面红耳赤,到了晚上,还是会在一起喝酒聊天。

我们都知道,曾经有过严酷的钳制和沉重的封闭,但是现在不会再有了。

时代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美丽新时代。

整个暑假我一直在艰难的翻译中,那时候家里没有空调,酷暑之下坐在小小的房间里,绞尽脑汁地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页一页地翻着。

我主要的工具书,就是一本《新英汉词典》,遇到生词难词,就靠词典的基本意思,然后参考当时的一些作品,比如《伊甸园之门》、《光荣与梦想》等,去揣摩背后的内涵。

我明白,我的劣势显而易见,但我的优势也不容怀疑。

我有很强的语言和文字能力,只要理解了单词的基本意思,我很快就能明白他要表达的内涵。

image.png

写作中的格鲁亚克

最主要的是,我跟格鲁亚克一样,年轻,充满激情,又体验过抑郁与沉寂,我身上充满了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

那是一个少年维特式的痛苦,是每一个年轻人都有可能面临的躁动。

那也许跟社会、跟时代无关,但正因为社会的开放和时代的进步,使得我们个人的一切情感、思想、观念,都留下了这个社会和时代深深的烙印。

一个包容的社会才有的思考的痛苦,一个开放的时代才有的痛感自身渺小的烦恼。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每天最少译五页。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勉强完成任务,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枯燥了,就像我在《前言》里说的,“这部作品情节之平淡、结构之混乱、文字之粗糙、俚语俗语之频密,完全超出了我们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想象。”

前几年,有种说法,说我们翻译的这个版本是简本或者洁本。意思是,我们删掉了一些内容。

要说明的是,我翻译的这个版本,不是简本或者洁本,而是全译本!

一位网友的疑惑image.png

一位网友的疑惑

必须要承认的是,小说的某些部分,实在难以忍受。

比如有一个地方写的就是,他从这里到那里,然后又开车到了某地,第二天又向某地出发。查阅这些地名实在是件让人崩溃的事,于是就删掉这个部分。删掉的这一部分具体在第几章我忘了,但内容并不多,完全不影响全书的连贯和阅读。

奇怪的是,在这本书里,作者完全没有脏话,这在美国的作品和电影里真是比较少见。许多读者因此怀疑我们的翻译是洁本。

当时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只是觉得这部书毕竟是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不会有那么多露骨和黄色的描写。他能写的,我都翻了。他怎么写,我就怎么翻。以我当时的性格,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避讳。

事实上,原著完全没有什么特别见不得人的描写,有一些场面描写,也是故事的需要,并不淫秽,所以也就不存在洁本的问题。

一直到最近我在查阅《在路上》的相关背景资料时才发现,这部作品之所以完全没有脏话,是因为这部作品在出版时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我以后会把这个故事写出来。

翻译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

当时翻译都是要一字一句先写在草稿纸上,经过修改润色之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在稿纸上。翻译需要时间,修改、润色、誊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八月中旬,我姐夫单位里购进了一台王安电脑。那个时候,单位配电脑,还是一件相当新潮的事。而且,他们单位还给电脑配备了一个专职的打字员。

于是姐夫建议说,我可以把初稿交给他,他找打字员打在电脑上,打印出来以后,你在打印纸上修改,再由打字员在电脑上修改,这样就不需要来回抄写了。

我是最先享受到了电脑的效率,实在是太奇妙了。我把初稿交给打字员,她的速度非常快,很快就把前面的稿子全打好了。接下来我每翻译完一部分,就交给她打印。我在打印稿上修改后,再交给她。

这样,我暑假结束翻译完全书后,她也把全稿打印好了。

酷! 

三、上路

1988年年底,翻译完成的全稿寄到了广西漓江出版社。

接下来,写毕业论文、找工作,逐渐成了我研三的核心内容。

而就在这时,1989年,敏感词时间到了,全社会都无法安静地生活。

我经常也会想起出书的事,但面对世事巨变、人心浮动,也只能听天由命。偶然会写信过去问问情况,回信总说还在编辑出版中,也就渐渐淡忘了。

一直到1990年年底,忽然接到了沈东子老师的信,告诉我们说,书出版了!

https://wx2.sinaimg.cn/large/3bbcbb09ly4ge8d0a0ed3j20hs0oqwf8.jpgimage.png

现在想来,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作首次在中国出版,这足以成为当时中国文坛的一件大事。

但是那个时候我已经在机关工作,接到这个消息,只是赶紧通知了小丽,我俩一起开心了一下,然后就悄无声息了。因为在机关,你出书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反而会让人觉得你不安心工作。

特别是,当我看到书的封面时,吓了一跳。原本是严肃的文学作品,却被加了一个如此香艳媚俗的封面,估计很多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一本浅薄的通俗文学作品而已。这样封面的作品,如果被我们单位的人知道是我翻译的,肯定会对我另眼相看。  

再加上当时没有网络、没有朋友圈,也不知道出版社是否有宣传,反正就是悄无声息地出版了。

看到封面后不开心的,还有我的师姐何小丽。因为她的名字在封面上被打成了“何晓丽”,虽然这个名字很普通,又是一字之差,但这毕竟与署名权有关。至于究竟为何会搞错,现在已经难以考证了。毕竟当时基本的联系方式是写信,每一次与出版社的联系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

好在小丽后来去了美国,在一所大学负责数据库维护,跟文学完全没有了关系,所以也不在乎了。

由于版权的原因,这本书在印刷了三次之后,就从市场上消失了。当时中国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我们的版权意识也不强,拿到一本书就开始翻译。

随着社会的发展,版权渐渐越来越重要,后来出版的几个版本的《在路上》,应该都经过了版权的确认。不过,我们翻译的这个版本,在许多读者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image.png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最大的影响,来自于稿费。

当时我正在准备辞职到南方去,但苦于手头没钱,当时机关的收入实在太低了,根本无法让我去实现下海的梦想。

1991年2月,传达室的同志走进我们办公室,神秘兮兮地对我说,给你一个彩电!然后朝我扔过来一张纸。

我有点摸不到头脑,拿起一看,是稿费,竟然有3600!

对于当时只有104元工资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虽然当时这笔钱其实只能买一台彩电,但如果去南方闯荡,就绰绰有余了。

我和小丽平分了稿费。然后,我带着1500元,辞了职,坐上了南下的飞机。

一直到今天,我都常常会想,翻译《在路上》,仿佛是冥冥之中的一个巧合,因为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生活就如宿命一般,一次次不断在各种道路上奔波。

老陶在路上的故事,从此打开了新的一页。

老陶在美国盐湖城image.png

老陶在美国盐湖城

如今,我和师姐何小丽重新翻译的新版《在路上》已经由北京世纪文景出版集团出版,无论是翻译内容和封面装帧都有了全新的样貌。现在已经可以在京东和天猫购买,大家一定要购买阅读。

不过,一定要看清楚我们的名字和出版社,当然,这本新版的装帧设计如此别致,相信小伙伴们不会看错。

微信图片_20200903152210.jpg
《在路上》

作者: (美)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 著 陶跃庆,何小丽 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04月01日

书籍简介

故事基于凯鲁亚克和朋友们真实的旅途经历完成,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叙述者萨尔?帕拉迪塞是一个对文学、爵士乐、女孩充满兴趣和好奇的年轻作家,他喜欢结交疯狂的对生活充满 的朋友。通过一个朋友,萨尔结识了生活放浪不羁的迪安?莫里亚蒂。萨尔一直想到西部去,但计划总是一拖再拖,他被迪安自由无拘的生活方式、渴望探索一切的冒险精神和热情所吸引,决定追随迪安“在路上”的脚步,完成西部之旅的梦想,也由此开启了通往体验生命以及无限可能的大门。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前三个部分讲述萨尔或独自一人或和迪安等几个朋友一起三次搭车或开车穿越美国大陆的旅行;第四部分讲述几人开车去往墨西哥的经历和见闻。他们漫无目的地奔走,在路上体验流浪汉、农民、工人以及其他边缘人群的生活,也沉浸于自然风光的美好,记录下爵士乐时代年轻人眼中的社会风貌。第五部分讲述萨尔从墨西哥回到了纽约,结束了“在路上”的人生阶段,对好友迪安充满怀念。

作者简介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
小说家、诗人,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父母为法裔加拿大人。他凭橄榄球奖学金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退学去商船上当水手,也曾短暂地加入海军,但因无法忍受军纪约束,住进精神病房并获退伍。 逃离与追寻贯穿了凯鲁亚克的一生,身份的疏离和语言的隔阂,让他始终游离在社会的边缘。他自诩是时代和社会的“局外人”,一直在找寻属于自己的声音。在纽约期间凯鲁亚克结识了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人,并以他们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在路上》。此书被誉为一部定义了“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作品,至今畅销不衰。

陶跃庆
中央电视台资深制作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评论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参与过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北京奥运会等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特别是在汶川地震期间,亲赴重灾区一线进行采访报道。2008年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个人编辑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栏目《王冠红人馆》、《那些年》的主创人员。1988年,将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在路上》翻译成中文,并于1990年在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表过多篇小说作品。新版《在路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