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蜡石话语】——如何挖掘金蜡的价值?

 赣江春雨001 2021-08-18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总有人问到,金蜡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记得广东台山的龍老师说过:首先你得弄清楚作品价值与原石价格的关系。是的,我一下说不清楚,那我们举个例来说吧…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一碗米的价值有多大?”  要是一个家庭主妇,蒸出一碗米饭,也就值一元钱,这是最原始价值;要是一个商人,做成几个粽子,大概能卖到两三元钱;要是一个企业家,经过发酵,酿成一瓶酒,那就值一二十元。一颗原石就象一碗米,每颗石头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关键是如何去寻找,开发,提升和放大。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一点,石头和人是一样,不同的石头就如不同的人,人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是要靠挖掘后才知道。金蜡好比优秀的人,潜在的价值要靠人努力去挖掘,挖掘成了至关重要。不挖掘,人还仅仅是个人,与别人没啥区别,也许她只是更漂亮一点,漂亮,就要利用她的漂亮创造更高的价值。很多藏家只藏不研,不去挖掘,大家都在期待别人去挖掘,那它也仅仅是块漂亮的石头,价值怎么体现?

重点落在“如何挖掘”的这层面上了,那么,没有被好好挖掘的金蜡最后的价值也许还超不过好好被挖掘的普通黄蜡石,这类现象比比皆是。玉雕师就成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一个雕刻师,对待不同档次的料,最后出来的作品价值也有不同;同样的料碰到不同的雕刻师,最后出来的作品价值也有不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但不管如何,“好料用好工,什么料配什么工”就对了,很多人说怕了用很贵的工,那是因为“贵”不是衡量雕刻师工艺好差唯一指标,只要真的是物有所值的工艺,都不会让你失望的(其实真正大师的一件作品也难求),怕就怕你选错了料,或者选错了与之匹配的工艺。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樟树小黄说过,“好料配好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的,难就难在这。什么是好料?市场有没有标准,有多少人又懂?什么是好工,工艺标准又在哪里?又有几个人真懂?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人说:“市场潮流决定我们方向”,是的,这话不会错,但不加以正确导向会让行业发展缓慢,或者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中国的现状告诉我们,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人都在“追求低廉的成本,换取最高的利润”。这就是中国目前市场不正确导向,这思路带给中国的即将是一个:次品,仿品横行的国家。不去追求高品质,结果就是行业很难发展,社会很难进步或者国家难以值得骄傲。

当然,我们不该去批判一些现象,但我们可以自己做好自己,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到尽可能比别人更好玩,努力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大家都这样,这个行业才会进步,但有一点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即使强了,也要包容万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未来的黄蜡石市场,一定不是一个“比谁更便宜”的市场,而是一个对于专业化和细分化要求更高的市场,是一个讲“价值”的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想办法去规避产品的“同质化”,突出产品的“唯一性”,这是大发展的思路。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