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漂一族《千里之外,电话有爱》

 522小窝 2021-08-18

千里之外,电话有爱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工族”这个名字成了成千上万进城务工人员的一个代名词。每年过完春节进城,每年年末返回原籍家乡。这中途的时间几乎不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一方面出门在外能多省则多省,一方面两地来来往往的交通费加上几个工作日的耽误费对务工的人人来说也不是个小的开支。

我也属于其中的一员,所不同的是别的打工族的父母在家乡家乡,而我父亲却在另一个城市务工。平时和他的联系的方式就是如今的顺风耳——手机。

近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快一个月没有给家里的父亲通话,母亲因病离世了好几年,父亲因为一个人不好种庄稼,自己也跑进城里务工,不过还是做着和农业相关的事情,在一家园艺公司修剪花枝、拔草施肥。

拨通了电话,对方传来父亲熟悉的声音:
“xx,下班啦!最近工作比较忙吧?”
“嗯,最近公司客人比较多,事情比较忙,好久没给你打电话啦……”
“我这边挺好的,活也不重,每天都是按时下班,你放心。你好好干自己的工作……”父亲嘱咐着回答。

每次的通话都雷同,不同的只是通话的时间不一样而已。其实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是在雷同的话语下进行沟通。也就是这些雷同的元素促进、保留了我们的情感、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总是纠结要不打一个电话。打吧,又是雷同的寒暄问候,不打吧,可心里总想着说几句话,那怕是听到对方“喂”的声音,心里也舒坦,也踏实。可有的时候,我们就是因为纠结的太深,所以忽略了对方的那份期盼,那份等候,那份牵挂。

有一次和我家乡的邻居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因为长时间久没有给父亲打电话,才知道了父亲那边的一份等候,父亲对他说,唉!人家都是大忙人,那还记得我们这些人呐?邻居说,有空的时候多给你爸打打电话,你爸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妈走了,他一个人心里也空荡荡。有空的时候多和他讲讲话,起码他心里觉得不是自己一个人。

有时候当我们静下心好好想想,难道和一个人通话非得像做电视节目一样要找一个话题吗?其实不是,对方期待是那份声音,期待的是那份陪伴多年熟悉的声音,有那份声音在耳边回荡就感觉这个人在身边。那份声音是爱的联系,那份声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

现在,每当空闲的时候都会拿起手中的电话和父亲聊一会,是问候也好,是玩笑也罢,或许是聊起家乡的人家乡事也行,只要是我们的电话通着,我们就彼此感觉在一起面对面。

那份声音里传递着我对他的问候,那份声音里传递着他对我的关心与嘱咐。

时常,我们很多的人因为工作或应酬的原因,接到父母的电话总是说:爸,妈我正忙着呢,别有事没事打我电话。然后匆匆挂断电话。岂不知道电话那通心里空荡荡,好不容易给儿女打个电话却骚了人家的兴,伤了自己的心,久儿成了“孤家老人”。

有一首歌唱的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陪同爱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只图平平安安……”,千里迢迢,他乡之外,我们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回家看望亲人,但在这信息发达的时代,一声电话也能表我挂牵之心、爱戴之心。

千里之外,电话有爱,让这份爱从电话的这头传到电话的那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