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卿三愿《时光小镇》

 522小窝 2021-08-18

时光小镇

时光如白驹过隙,人如蜉蝣在岁月中待生亦待死。时光似乎成为了世上最无情冷酷的杀手,剥夺世间的欢愉。可是,我知道一个地方,一个岁月不忍欺,时光不忍负的时光小镇。

在那里,似乎一切都是慢悠悠的,人们从不着急于干什么事或者说什么话。当游子风尘仆仆地赶回了这个小镇,似乎就意味着他可以卸下一切的包袱。被岁月雕刻得无比坚毅的脸庞也流露出了孩子般的天真与无邪,那些饥寒交迫的隆冬,那些辗转不能寐的夜晚,似乎也随着这春风飘到了远方那个不知名的都市。留下的是带着泥土气息的微风拂面。

而那些游子的父母也不会急急忙忙地赶往车站接机。父母亲戚几人慢慢地走在路上,边走边聊着路上的游子幼时的趣事以及几日前电话中的问候。似乎所有人都不曾远走,似乎那个离开的人昨日也在身旁,似乎转述的故事就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哦,他们也会说起游子所工作的那个城市。游子的父母也许还会略带骄傲的说道:“我儿子啊。前几天和我通电话的时候说了,那个城市里车子都比咱们这儿的大好多好多呢!那儿的房子比我们这儿的高好多好多呢!”亲戚们也会附和着年迈的父母,夸那远走的孩子多么有出息,瞪一眼那没有眼力见儿的年轻人一眼,年轻人咽下那不曾说出口的凄苦。那游子的父母啊,一路上都在夸耀着孩子生活的城市,却宁愿隔着那一根凉凉细细的电线,传递着为人父母最平凡的关怀,也不愿意到那听说万般有趣的城市里看上一眼。不知在害怕着什么。

这一条条用步子丈量过的乡间小路,归来的游子和年迈的父母都走得从容、安稳。虽然已经告诉过父母不用来接了,但是游子知道父母还是会走到这条小路上。虽然父母亦告诉过孩子在车站等待,但是父母亦知道孩子还是会一下车就以最快的速度回家,就像几十年前孩子总在幼儿园里呆不下,一下课便拿着书包跑出校园,扑进父母的怀抱一样。

最后,父母没有走出小镇,游子亦没有匆匆赶回家。游子和父母在小镇门口就看到了彼此,就拥抱了彼此。用自己的身体感受着彼此的变化。但是很奇怪,孩子似乎还是那个放学就会扑进父母怀中的天真的孩童,父母似乎还是那个能给自己遮风挡雨的强壮的青年。似乎岁月也不曾在彼此身上烙下印记,似乎时光也不曾抹去那些原本刻骨铭心的痕迹。

父母还是爱操心着孩子的吃穿,孩子也还是埋怨着父母的唠叨。谁也不提那好几个铁马冰河的梦,谁也不提那半夜无人时胃疼得几乎晕厥的绝望。这一家人似乎走在了人生的逆光之中,那小镇的门口如同时光之门,他们似乎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岁月也无可奈何。这些人身上的羁绊连岁月的利刀也无法割断。

一路上,走过了多少的老街道、老房子。那参天的大树还是那么茂密,还是躲猫猫的不二选择。大树前面的巷道,还是被顽皮的孩子画的小人所覆盖。穿过巷道的那一栋房子还是那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模样。那烟囱里冒的烟还是一缕一缕的像是母亲亲手织的毛线衣。

这些温暖还是那么沁人心脾。

这一桌桌的菜,游子不用细尝都能够准确地分辨出那一盘是谁的佳作,这市场上的油换了一个又一个品种,这超市里的米换了一遍又一遍。这些菜的味道却从未变过。

酒足饭饱,大家闲坐在庭院,看着月圆月又缺。说着谁家的小狗又下崽了,谁家的琵琶又熟了。这样的话几十年前匍匐于母亲腿上的游子早已耳熟能详,今日的游子让母亲靠在自己的肩上,一遍一遍地询问着那些琐事,那些他倒背如流的家常碎语。

日子仿佛停在了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转动,岁月仿佛不再奔腾。月亮的光辉照射在每一户人家的庭院里,每一个庭院里的人们都咧着嘴说着几十年前就在说的趣事,这些趣事却同样能引人发笑。

如果时光懂得绘画,那么这些画面将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知道了这个小镇之后,询问那些满脸皱纹却笑得如同孩童的老人,那个小镇在哪儿,他们却望着西边已被高楼大厦覆盖的“示范小镇”,悠悠叹道:“那是故乡啊,故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