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金洲《见字如人》

 522小窝 2021-08-18

见字如人

苏轼说: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意思是说看一个人的字就知道他的为人,甚至还可以看出是君子还是小人。

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一个人的字迹确能反映出精神面貌。楷书像站立,行书像走,草书像跑。圣贤之士的字,温和醇厚;英雄豪杰的字,沉着刚毅;奇人异士的字,磊落洒脱;文人墨客的字,清俊秀丽。

相传古时有位书生,以卖字画、帮人写对联、文书为生。一名丫环偶尔买了幅字画带回府中,小姐看到后十分欣赏!每日都要观看一番,几天后又令丫环去买,并给了双倍的银两。丫环买了字画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带回去。小姐迫不及待地打开字卷,一股油墨清香扑鼻而来,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和清秀绝美的字迹,不禁对作书之人深深地敬佩!于是每隔几日都会安排丫环以高价买回一幅字画。

久而久之,这种敬佩之情渐渐转换成一种思念,对下笔之人有种不一样的感觉。她从字画中看出书生是一位颇有才华且充满正义感的君子。少女特有的情怀被唯美的字画深深打动了!见物思人,她仿佛看到了一名书生坐在桌前舞文弄墨的英姿形象。择了良辰吉日,小姐放下了往日的身段,亲自前往拜访。走进书生寒舍,尽管摆设简单,却井然有序。当她看到书生时,果然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人如其字,小姐一见倾心!在后来的交往中,书生的人品也深得老爷和夫人的宠爱。郎才女貌,因一幅字画喜接连理,被传为一段佳话。

在电子网络时代,已经很少有人再执墨写字了,有些人甚至是提笔忘字。但不写字不代表不与文字打交道,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读、说、发消息、写邮件等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从今年的高考来看,得语文者得天下。

微信已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软件,而朋友圈则是从侧面了解一个人的重要依据。朋友圈是生活的写照,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喜是忧,是有远大抱负还是消极情绪,从朋友圈都会显露出来,要了解一个人很习惯性的会去翻看他的朋友圈动态。

一个失业的人去企业应聘,填写了个人资料离去后等待通知,负责招聘的人事主管闲下来时翻看他的朋友圈,发现记载了很多对先前工作的抱怨,甚至都写了一些粗语,人事主管毫不犹豫地把他的姓名从招聘单中删除了。

一个未婚男子去相亲,女孩与他交流中突然来电话,有事要先走,互留电话、微信后各自离开。晚上女孩翻开男子朋友圈动态,映入眼帘的是该男子与朋友喝醉酒的画面和一些不雅观的视频,再往下翻,大多是游戏之类无聊的内容,看到这些后,女孩已对他失去了兴趣,决定不再交往。

与其说是朋友圈坑了自己,不如说是自己的形象害了自己。朋友圈丝毫不注意形象如同衣冠不整的人,自然不会受到青睐。传好的合影相和亲子相片说明是有爱心的人,传美景、美食相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分享好的文章、写些感悟励志的文字说明是有思想、有情怀的人。当然,生活不尽完美,不如意的事同样可以发发牢骚,用含蓄、隐晦的说法来表达心中的苦闷和不悦,不仅不让人反感,还能引起他人的共鸣,见字如人。富有思索的表达方式与赤裸裸的埋怨体现了素质的高低。

我交往的文友中很少与之聊天,在拜读他们作品的时候基本上了解了他们的性情,因为见字如人;在你执笔签名的时候已看出了文化水平,因为见字如人;你的朋友圈动态已显示了你的内涵,因为见字如人。

作者简介

钟金洲,八零后,湖北黄冈人,现居广东佛山,喜欢阅读、写作,用文字记录生活,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文学作品见网络公众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