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心:浅谈《正说清朝十二帝》

 522小窝 2021-08-18

浅谈《正说清朝十二帝》

清朝统治中原,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1年辛亥革命,繁荣昌盛有之,丧权辱国有之,它处于一个世纪交变的转折点,不可不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自幼父母双亡,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建立后金政权,与明朝分庭抗礼,自诩一代“天命可汗”。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自幼丧母,文成武德,颇有城府,运筹帷幄间出政权,南面独尊,在其父基础上进而统一东北,亲领铁骑,紧逼北京。无奈正值盛年,猝死途中。

清世祖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表面上看说他是幸运的,6岁即位,成为清军入关第一帝,但实际上他是不幸的,他只是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争权夺位僵持不下的权宜之计,是傀儡,是牺牲品。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他与其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他和其父一样,也是幼年登基,由辅政大臣摄政,幼时遭遇与其父如出一辙。但他是个不甘心有野心的君王,怎么会任凭权臣摆布?于是就有了他智擒鳌拜,肃清权臣,亲临政事的开始。这一举至关重要,此举一成,才有了后来君临天下的康熙大帝。康熙可谓是承前启后,他继承了清朝三世的的成果,并将其发扬光大。清朝在康熙年间的繁荣可谓是空前的,在民族问题上,他是刚柔并济,对边疆少数民族施以仁政怀柔,天下民心所向,对异族进犯力排众议,御驾亲征,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依然强大。康熙自身修养极高,涉猎广泛,可谓登峰造极,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关心且严苛的,膝下子女或为政,或为艺术,各有千秋,别具一格。教育兴邦,康熙对子女教育的关心依然影响着子孙后代的教育事业。

清世宗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九龙夺嫡唯一胜出者,他是仁和法的集大成者,整顿吏治,是个铁面无私的皇帝。

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要一分为二来看,其一,他似乎继承了家族世代的优良品质,励精图治,在位期间与其祖父并称为“康乾盛世”。但其二,对外他似乎有种国大业大的气焰,他不信科学,摒弃外族,自恃天朝,一昧闭关锁国。在内晚期年迈体衰,致使和坤乱政。

清朝十二帝中,没有一个懒政怠政,也没有一个是没有学识的。还有一个特点,上述6位皇帝都是文成武德,可为帝王,亦可为将帅。在内,可文治朝纲,在外,可武统天下。反过来看,明朝末年的皇帝懒政怠政,更是宦官乱政。将才是由文官指挥,无从施展。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明朝有戚继光,俞大猷,袁崇焕等许多将帅,却还是会不敌清军,走向灭亡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