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人间,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522小窝@半诗

 522小窝 2021-08-18

在人间,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

小小的出租屋,昏暗的节能灯光不停摇晃。坐在床边,像往常一样烧了一大盆的开水泡脚,其实也并没有感觉泡脚是多么舒服的事,只是人嘛,总想去犒劳自己一番,心理的也好,身体上的也罢。

一股疲倦突然涌上,竟然不知不觉睡着了。深夜还是有些冷的,醒来的时候已经凌晨两点多了,浑身寒的发颤,赶紧钻进被窝盖上被子,用力吸了吸有些堵塞的鼻子,才知道又感冒了。

最近心里特别乱,满脑子都是辞职转行的事。虽然看起来荒唐不可言并且不符合现在的实际生活情况,但是心思愈发强烈,隐隐有些不可收拾。

一个老友前几个月发信息告诉我他任性的辞职了,正式踏入混吃等死的状态当中。我问他辞职后准备去干嘛,他告诉我,准备去隐居。

昨天老友再次发信息告诉我已经重新找到工作开始上班了,我问他说好的隐居呢?他发了几个我并没能解读其中含义的表情就没了下文。

记得他曾经告诉我,来生只愿意去做一棵树,躲在深山老林中,不沾因果,不惹红尘。只是这天地虽大,哪还有结庐之地。

到底还是没能平息躁动,工工整整写了一封辞职书。

毕业两年了,换了一份工作,始终没换过行业,或许是有些厌倦了。

记得刚毕业时带着诸多豪情只身到了苏州,双脚踏上土地步履铿锵有力。

一隅之地留名,一书之角留言,一秋之叶留情。幼稚,也就有了幻想的动力。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刚刚成立的公司,我也有幸的成为了第一批员工。

创业之难,难于上青天。

老板刚入三十不惑,但是现实由不得他去不惑。冲动之下的创业带来了许多难以遮掩的隐患,资金不足,市场调查不够,就连员工都没招聘充足,公司几乎是刚开始运转就陷入了停滞。

接着就是大批人员的流失,哪怕老板千方百计的去重新补充,但是还是很快陷入了没人可用的尴尬境地,以至于最后老板不得不亲自出来工作,第一批老员工更是只剩下我一个人。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我甚至累到高烧不退,也因此和老板结下了一些友谊。后来公司慢慢平稳,摊子没有当初预想的铺的大,境地却越来越好。我在公司的地位直线上升,成了公司第二人。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职场更是如此。一个人选择离职,不是做的不开心,就是工资没到位。

在我背上沉重的房贷以后,毅然选择了辞职。

从始至终没有向老板提过大幅度涨薪的事情,因为钱这个东西,最伤感情。

第二份工作依然是机械类,工资是高了不少,与之相应的是无尽的疲惫和迷茫。

做过机械的人应该都知道这是一份怎样枯燥乏味的职位,生活上三点一线,工作上无限重复,更是看到了许多心酸。

有次一个货车司机到公司拉货,由于货物还在盘点当中需要他等待一段时间。

我们公司仓库外面有一张巨大的工作台,全铁铸的那种。这是仓库对零件打磨抛光等等一切后处理的地方,上面布满了扎人的铁屑,平时操作稍不注意就会有小小的尖刺扎进手里,很是麻烦和疼痛。

然而等我到仓库看到了什么?那位司机师傅竟趴在工作台上睡着了。我赶紧将他叫醒,告诉他公司有专门的休息区。司机师傅显然有些不好意,随意的拨弄掉衣袖上的铁屑,一个劲的说不好意思,他告诉我他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所以太困了。

当时的我强忍着眼泪,强硬的将他送到了休息区。

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可有充足的睡眠,可有不用蜷缩的栖息之地。

老黄将近六十,腿脚不好,本该是在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但是还在上私立高中的孙子沉重的学杂费不得不让他背井离乡。

我还见过两鬓双白的老人穿着脏兮兮的蓝色工作服,带着硬邦邦的安全帽,坐在路边顶着烈日啃着干瘪的馒头。

我还见一个农妇背着孩子,在酷暑之下在农田里打农药。

我还见过一辈子都没能走出小镇的老人去世在家中多日无人知。

我还见过满眼血丝依然坚持上夜班的普通工人,他有一个上大三的儿子,他告诉儿子工作很轻松。

我还见过寒冬睡在路边的乞丐永远睡了过去再也不会醒来。

在人间,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更可悲是现在这个号称全民写作的时代,人人可成作家的时代,新媒体自称月入十万时代,有几个人的笔下写过他们。即便如我一样愿意用些浅陋的文字去给他们发声,又有几人愿意去看,寥寥千字也只能困于自言自语之中。

我说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世界和平,听起来像个可笑的段子。

我说这个满是浮躁的时代终究会被掀去,许多人都会对我嘲讽。

我说未来纸上不会再有虚情假意的“干货”和胡编乱造的鸡汤,笔是笔,字是字,文章是文章。

我是带着梦想来到这个世界的,虽然实现这些梦想在现在看起来希望渺茫。

有人告诉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