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家的路2@四毛 ‖投稿

 522小窝 2021-08-18

回家的路2

作者:四毛 

一番努力过后,我以556分,超过我省一本线40分的成绩考入宁夏大学,于是背井离乡,生活在了两千多公里的异地,从此,故乡只有春秋,再无冬夏,而那条回家的路由两周为期变为半年为限,由二十公里变为两千公里……回家总是遥遥无期,等待总是陷入死局!

后悔,从入校那一天起我便后悔了。我还记得,那天父母陪伴我入校办完入学手续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事后,吃过午饭小憩一会儿后他们便走了。他们走到的时候,我并没有送他们,因为我害怕,我害怕我会痛哭一场,涕泗横流,我害怕和他们说分别,害怕自己大闹一场说退学。所以我强忍住伤心,待他们走后大概半小时,我独自一人背上书包,开始在三个校区漫无目的地游走以排解情绪。我走过金波湖畔,凉风习习,拨乱发梢,可突然满面冷清,我加快脚步,害怕眼泪就这样流出。我看见校园里到处是人,他们似乎并未打算为我留位置,我便四处躲闪,寻找我能逗留的地方,我走过信工楼,走过英才报告厅,走过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过餐厅……我几乎走过了整个B区,但这几乎没有我的容身之地。我沿着金波湖转呀转,走在通幽小径上,却又想起了我走过无数次的乡间小路,一种莫名的心酸涌上心头,我想我还是走吧,不能在此多做逗留了。兜兜转转一圈,我来到了C区图书馆,希望见识一下大学所谓的图书馆,虽然没有心情读下去,但最起码也瞅一眼大学书库里的书。我拿着崭新的饭卡,满怀希望走进图书馆的大门,先是在各个楼层都兜兜转转,四处游荡,因为听说这是座理科图书馆,所以只是随意浏览浏览,并无细读的心思。于是在各个楼层都逗留一会儿后,我意欲离开,但走到二楼时,看见一个似乎有文科书籍的书库,就打算进去看看,可无奈被那个书库的旧门给泼了一盆凉水。我几近熟练地拿出饭卡,在旧门前刷了一下,“滴!”“滴!”……然而只是无数的令人无奈的声音,我没进去,没想到这图书馆也没有我立锥之地。算了,算了,我只能作罢,挥了挥手,转身离开。

穿过地下通道,走过小操场时,天色已经灰暗,我悄悄地走到一教楼下,坐在了恰巧灯光照不到的长椅上,轻轻地,我轻轻地喘着气,害怕惊动别人,也害怕吓到自己。不知道为何,便想起了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打电话,他们都对我嘘寒问暖,谆谆教导。我一度哽咽,大有爆发之势,但强忍住了,因为我不想让他们担心。哭,对于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而言是最好的宣泄方式,对我而言并不例外。打完电话,我终于没忍住,一度要嚎啕大哭起来,但一个身在外地的人,没有了家人的陪伴,也没有了自信。我只是压住了声音低声抽泣起来,眼泪夺眶而出,流过脸颊,流过嘴角,重重地砸在地上,伤痛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了出来,多希望它如此倾泻而尽,可无奈,绵延两千多公里的思乡之情奔流不息,直至现在,仍然滔滔如肆。

时间的脚步走到今年春季。3月初的季节,初春时候,乍暖还寒,又是离别之日。我已然知道,自从我选择离开故乡,前往祖国西北之时,我与家人所有的团聚无非是为别离做的准备,相见将少得可怜,家,家在哪里,我回家的路,又在哪里……花费了一个月为别离做准备,这年元宵节,我背着行囊再一次踏上离乡的路。我以为最好的离别就是家人相送,在月台上依依惜别的情景,可是我真的错了,那是最伤心的离别,最痛苦的离别,我感受颇深。借着元宵节烟火的光,火车缓缓离站,我如同一个送别的人,呆呆地看着家人渐行渐远,无可奈何。当初,一意孤行,自己做下的决定,自己选择的路,无论如何,也要走到尽头。

我知道,随着走的次数的增多,终有一日,我会对这条陌生的路渐渐熟悉,甚至有一天连它停靠的站点,我也能脱口而出,但那又如何,一个长时间生活在异乡的人,对路上的风景再熟悉,对他而言,那也不是故乡,终归是异地,在他心中,故乡的味道无可替代,故乡的颜色无与比拟,故乡的人物无与伦比。我心中始终装着我的故乡,家才是我的归属,家在哪里,心便在哪里。

都知道,每个在外的游子心中总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故乡,总有一条由陌生到熟悉的回家的路,但少有人知道,那故乡对他们而言早已不再简单的目的地,那路也不再简单的是回家的归途,故乡和路已然变成了一种精神,一种激励和支撑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游子是伤感的,也是坚强的。

离家的孩子总会莫名伤感,毕竟异地他乡,物是人非。如果你没有读懂这篇文章,没有读懂我,没关系,就权当我撒了酒疯扯闲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