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夭花郁‖文/渡

 522小窝 2021-08-18

西夭花郁

时光静好,细水流年。一本书,一杯茶,一缕阳光,一个人。
时至今日,看完了由陶欣伯爷爷口述,倪亦斌先生整理的《百岁老人话旧事》,才知道,陶爷爷的人生经历不比任何一部抗战爱国连续剧逊色,但我更愿意用一个“渡”字概括陶爷爷的一生。渡,济也。年轻时,陶爷爷用自己的努力打拼出未来的广阔前途,有了自己的天下,是为渡己;做人方面,陶爷爷谨记中国的孔孟之道,用个人的魅力感染周围人,是为渡他;战争时期牺牲个人安危为国家运输了重要物资,是为渡国。我们都知道,书中的核心是创业,因为我对创业还没有太高层次的解读,所以只能撇开谈其他。
孔子23岁开始收徒讲学,马克思23岁获得博士学位,陶爷爷的23岁,时代混乱,国破家亡,陶爷爷怀着报国热血投入报国之列,为国奉献一份力。兴许我们的23岁没能让他人没齿难忘,也没能让自己刻苦铭心,我们模仿不了陶爷爷的经历,所以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能做什么,再尽心尽力尽责去完成,时过境迁,能够感动自己的就是经历。老话说的好:我不知年少轻狂,我只知胜者为王。陶爷爷成功的秘籍有很多方面,敢拼敢敢敢冒险,有智有胆有毅力,东野圭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陶爷爷的为人是有目共睹的,最重要的要数行事的诚实作风和信誉。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伟大的事,只是因为他们有大格局,大胸怀,高境界,成为了自己。他们不求炫目的荣华,也不淆世俗的浪潮。他们相信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空白。
三毛有言:“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个太坏的局面。不自怜,不自卑,不怨叹,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的修持。”书中,细细品味,会发现百岁老人口述之中没有流露出期颐之气,倒反多了些许铿锵与欢悦,这便是陶爷爷的修持吧。
红尘十丈,茫茫人世。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