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木有本心‖文/汪日安

 522小窝 2021-08-18

草木有本心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当是时,世俗红尘纷纷扰扰,魏晋文人依然如青莲般“出淤泥而不染”于一片尘滓。

能流芳于百世者,虽或有好相貌,却不及好品行。魏晋胜在“风骨”二字。

时代被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东晋自司马炎之后几乎再无明君。政权动荡,社会不安,战乱不休。此时能人侠客的出现便如天神般令人肃然起敬,又心驰神往。他们或感怀重责,毅然入仕;或不愿降格,隐身于山。无论种种,魏晋文人也总能在一团污秽中保持自我。为官者,胸怀天下,力保东晋王朝不衰,但个人力量实在过于狭小,一人无法撑天改命,故而不为官者,透彻世事,追求自我。

与其说至性,不如说至纯。

至纯于人生,将生活活出本真。真为何?是雪夜访戴,树下打铁,亦是“訏谟定命,远猷辰告”。魏晋文人不会因为生活而委屈了人生,他们有才有德,会在自己所钟情的文才领域中沉溺。他们不会因为这肮脏的乱世强行传递的糟粕而沾污本身。入仕又如何?拍拍身上的灰,回到家中,依旧是风神秀彻的存在。

至纯于所爱,将爱融入骨髓。富贵又如何,觅得一生之所爱,早已盖过金银满屋。王谢两家,于权势于贾府颇为相近,但此两家中豪杰,不爱权,不爱才,一生清高。携笔与妻共度余生,吟诗颂句,自成风骨。寻得一钟爱之地,若是遍满青竹,便隐于其中,亦是于爱之纯。

人生虽苦短,保其心之不被影响何其容易?可叹是草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

透过独属于魏晋的层层薄雾,如松柏般清逸的身姿愈发明显。魏晋文人,真君子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