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大型秘戏钱“风花雪月”赏析

 天府源泉 2021-08-18

宋徽宗宣和、靖康年间,有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好事近·世事莫牵萦》:

世事莫牽縈,樂取這閑時節。

且恁醉來醒去,免光陰虛設。

有則有個潑心兒,不敢被利名啜。

卻待兩手分付,與風花雪月。

又有吴璥(1747—1822)字式如,浙江钱塘人,吏部侍郎吴嗣爵子,清朝大臣,填有《念奴娇·相逢恨晚》一词:

相逢恨晚,人誰道、早有輕離輕折。不是無情,都只為、離合因緣難測。秋去雲鴻,春深花絮,風雨隨南北。絮飛鴻散,問誰解舀得得。君自舉遠高飛,知他此去、萍梗何時息。雅闔幽窗歡笑處,回首翻成陳跡。小楷緘題,細行針線,一一重收拾。風花雪月,此生長是思憶。

这些诗词说的都是儿女之情,男欢女爱之好。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发达和开放的一个时代,当时对于男欢女爱这种关系非常开放。

比如,自西汉、唐宋以来就有文献记载的“七夕”风俗,几乎都与爱情无关。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意思是说:汉代的少女常常于农历七月七日晚上在开襟楼上,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七孔针对月穿针引线,当时人们纷纷效仿。这是最早有关“七夕”风俗的文献记载。

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都有类似记载,显示自南北朝到唐代,七夕节这天晚上,女同胞们除了对月穿针引线、祈求心灵手巧外,还摆祭品祭祀牛郎、织女星。当然,唐代男人七夕还要“养生”。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里说:

七月七日男吞大豆七枚,女吞小豆二七枚。”

到了宋代,七夕的内容和形式就更丰富多彩,除了妓院是开放合法的外,后来演绎成全民狂欢节。但其后逐渐收窄,成了非常专一的的“情人节”,直至今日。

所以,在宋代流行着一种由官铸或各地方,妓院自己私铸的方孔钱币”风花雪月秘戏钱”。此种钱币尺寸规格有大有小,大的直径有6公分上下,小的如折五(3.6公分左右)大小。

钱币正面携刻有文字,如'风花雪月'、'花月宜人'等等。钱币背面则铸有男女交娉图像。早期两面均铸此图,稍后仅有图,另一面有文字。

'花月'寓意男女相恋。故《石头记》别称《花月宝鉴》。翁宜泉《古泉汇考》:'汉时发家凿砖画壁俱有之,作秘戏者,见《野获编》'。唐代镜亦有背铸秘戏图者。寓意源于先民祈求生育繁衍、壮大血缘。'秘戏钱'为祈求多子多孙的压胜品。因涉及房事,俗称'春钱'、'春宫钱'或'避火钱'。

春钱是古代妓院常用支付钱币。从五代到民国初年,妓院常用一种铜钱作“筹码”用,一面有“风花雪月”几个字,另一面则是男女交媾秘戏图像。这种“筹码”是由各个不同的妓院自行制作的,样式大致相同,但是大小和质地不完全一样,高级妓院甚至会在上面镏金。

笔者藏有这种秘戏钱多枚,品相佳好。这一枚直径58.8mm,厚4.4mm,穿口14mm,重78.4g。 材质红铜 。

您看,直径58.8mm这一枚花钱的正面12.3.6.9点位携刻有行草书体“风花雪月”四个大字,书法苍劲而柔美,又在字间铸有“明皇御制”小篆。推测是官铸之物才敢冒“明皇御制”之名。

此钱用青铜精制。内廓公正,外缘为宽边,有内环,外缘内侧与内环衔接处携刻有点珠状齿纹。币文和币图携刻深峻,图形生动形象。地章有自然生成的黑褐色包浆。币线体和光边有自然把玩磨损细纹。

宋时有秘语,打一成语:

虫入鳳窝飞去鸟,七人头上长青草,大雨下在横山上,半个朋友不见了”。

谜底正是“風花雪月”四个字。

另一枚折五型制花钱就要简单许多。黄铜质。币文面“風花雪月”是棣,篆混合体。币背就是3,6,9,12点位上携刻四幅男女交媾秘戏图。地章空白处未见其他文字。因整体做工相对较粗糙,应是民间铸制之品。不过,因表面似有鎏金,让这种钱币至少经历了百年,至今表面还是金晃晃的,令人喜爱!

此花钱直径38.5mm,厚2.5mm,廓穿口9.3mm,重16.44g,穿精修。

此外,“春钱”还作为“嫁妆币”用于婚嫁,是古代嫁妆“压箱底”的一种。由于“春”所具有的特殊生命力,使得春钱演变成为具有辟邪、护身、保平安及性启蒙等多功能的特殊物品。

这不,在前枚大花钱的钱币背面的男女交娉图中的又铸有“四季春天”四篆字。强烈地表达了男女欢爱,传宗接代,风花雪月,夫妻恩爱的感受。

近几年,随着花钱的升温,风花雪月花钱也处于默默增值当中。从目前的行情看,一枚风花雪月花钱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但秘戏钱很多是假货,要注意辩识。

2021年1月2日撰稿于成都

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