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官府的地名为什么消失

 新用户62676dui 2021-08-18

现在的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挪一村十组,解放前叫六官府,据说因此地有一个蒙古族六品官员而得名。六官府原来是阿拉善王爷的地盘,这里曾是从磴口到后山的一个驼道节点,一度车水马龙,商贸频繁。过往商品主要有本地土特产和从银川、包头从黄河水路运来的日用百货。一度买卖兴隆,为沟通蒙汉交往、盘活地方经济作出了一定贡献。

民国年间,一个来自萨拉奇的赵姓商人来到六官府置地经商,做起了生意,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土豪

 六官府曾是阿拉善蒙古王爷地盘,蒙古族牧民较多。赵财主利用蒙古族人诚实憨厚的性格特点,做买卖时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经常做一些骗人的勾当,留下了不好的名声,特别是给蒙古人卖假酒的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

赵财主初到此地,招待蒙古人吃饭,全部给喝的好烧酒,给官府卖的都是好酒,到后来卖的都是假酒,瓶子里灌的一半是水。大冬天,蒙古人从牧区来打了烧酒驮在马上回家,瓶子碰烂了,冰棒还留在骆驼背上的毛口袋里。因为水多酒少。当地人给他编了一句谚语道:赵财主的烧酒就是好,瓶子烂了酒不跑。

赵财主柜上有缸房、碾磨房炒米房,还经营砖茶、绸缎、盐等生活必需品。蒙古人来他这里卖皮毛,他两头赚钱。每年开秤时,对前来贸易的牧民好吃好喝好招待,但暗中做手脚。

   每年春秋两季定时开秤收购牧区货物,牧民来时,赵财主表面上好吃好喝好招待,实际在暗中做手脚骗人。比如,他事先从包头买回来一批小苹果放在做交易的地方,货物过秤时,他对牧民说,你们不会写洋码数字,我也不会,但我不骗你们,账房先生每过一秤,往桌子上放一个小苹果,到最后数苹果算帐。因为牧民来时,大多带着小孩,小孩不知情,趁人不注意,就拿起桌上的果子吃起来,赵假装看不见。这样,小孩每吃掉一个苹果,牧民就少了一笔收入,赵连奎就能多赚一笔钱。
   他给牧民卖白面、炒米和咸盐时,专门在旁边放了黄萝卜、红萝卜、蔓菁等不值钱的东西,对牧民说,咱们是老朋友,这些萝卜你们白吃白拿,反正是过秤,谁也不吃亏。小孩爱吃萝卜,就偷着往面口袋里装萝卜和蔓菁,结果是,他把萝卜蔓菁卖上了白面价。
   还有传说,他收购羊皮牛皮时,对牧民说,过秤太麻烦,干脆咱们用门扇量,你给我一门扇羊皮,我给你一门扇糜子,结果是,羊皮放在门扇上,放多了也滑不下去,而糜子因为特别光滑,怎么堆都堆不了多少,吃亏的总是牧民。
   赵财主虽然赚了很多钱,但名声却一天比一天坏,而且把六官府的名声也带坏了,生意逐渐冷落,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解放前夕,他自知老百姓不会饶他,畏罪自杀。后来,傳作义把这里划为绥远省米仓县,改叫平和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为查干公社,蒙古牧民迁走许多,人们把六官府这个有民族特色的地名逐步遗忘。
(2018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