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寄语的“三心”有何深意?

 科教评论 2021-08-18

我是谁?爱心背后是浓烈的家国情怀。教育不同于其他产业和事业根本点,在于教育是对人的培养和铸造,而人又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有机体。始终贯穿其中的就是爱。一个大学生的培养,寄托了一个家庭无尽的爱,全社会也为之营造了种种氛围、付出了很多努力。大学生们是感恩的,尤其是对父母家人。但这还是小爱,在学校里学做人做事,没有爱心是不行的;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还需要更大胸怀的爱,唯有大爱才能无疆。爱要大到什么程度?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人三位一体。《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称,“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有什么样的爱,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曾经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0145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没有健康、健全的爱,就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学什么?好奇心必将引领创新创业。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是保持了我持续不断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就不会有钻研,更不会有心的发现。正值高考季,对于专业的选择,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关注度高的“热门专业”,但是不是适合自己呢?是否在专业学习中能油然而生好奇心呢?找到自己的“好奇点”才是最佳。目前我国高校正在全力推进创“双一流”建设,我们培养的目标不仅是知识丰富的人才,更不是善于刷题的“工具”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对科学有着种种有好奇心的人。好奇心会引领一个人探索学习、发现惊奇,开创无限可能。培养一大批大胆探索、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迫切需求。

一个着力于培养学生好奇心的学校才是更有前途的好大学。芝加哥大学在培养学生时,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帮助他们成为能够思考别人还没想到的问题的人,希望他们能够看到普通的东西,然后讨论和看到创新的可能。教职员工做科研的时候也是这样。为了使教职员工的研究更有影响力,他们必须从普通的东西中得到别人看不到的结果。由上海市政府与中科院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学,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李强书记强调的“好奇心”既是对上海科技大学的殷切希望,也应成为青年学子的必备品质。


学为谁?卓越心是高校师生的至善追求。大学不是为高水平而高水平,为有特色而有特色,培养有卓越心的人才是其神圣使命,大学也会因卓越人才的集聚和诞生而渐成一流大学。

    卓越是一种追求,它在于将自身的优势、能力以及所使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学校要追求卓越,如果没有面向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探索,都只能是一种摆设,招牌再大又何如?

    教师要有卓越心,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绩再突出,师资水平再高,如果没有培养一流学生的卓越心,也难掩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缺失。

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卓越心,便无以立志,也就无法成才;一个再有才的人,如果没有报国裕民的高尚追求,不能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那也是无从卓越。


保持一颗卓越心,需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根据国家战略部署,上海张江正着力建设以科创为特色的世界一流科学城,需要集聚一大批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卓越的创新创业人才。天时地利人和,“三心”齐,泰山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