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深造率前100高校的国内升学率与出国(境)留学率之间啥关系​?保研率影响几何?

 科教评论 2021-08-18

【编者按】先来看一看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是什么?

  1.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和国际政治形势进一步复杂化,特别是中美关系对出国留学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在持续加大,更多家庭对孩子是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深造考虑较多。

  2. 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近年来呈现出井喷状态,2019年达到340多万人,预计2020年将有超过400万人报考,竞争空前激烈。虽然2019年国家增加了18.9万人的招生名额,但仍然比不过猛增的报考人数。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好单位”、“好工作”对于高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旺盛。

  3. 选择什么样的大学,意味着可能接受不同样的教育,化肥不同的甚至相差数倍的学费生活费开支,享受到不同比例机遇的硕博深造可能。

  4. 从学生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有的是为了躲避当下的不良条件,也有的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投身于不同的高校平台就有不同的机会,也有这不同的氛围。

  5. 深造率指标很重要,值得关注,但我们不能光看深造率总数据,还需要对其进行结构性分析,看其国内深造部分的构成,有多少是保研,又有多少是考研?出国境留学比例在不少学校是相对稳定的,那么去向主要是哪里?去往世界前100的名校 又有多少?这些都是要细分的问题。本篇尽可能就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观察。

最近,软科发布了2019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排名。

在这份名单中共有199所高校,涵盖了综合类、中外合作类、语言类、财经类、民族类、医学类、政法类和独立院校类。软科对199所高校的总深造率进行了统一排名,同时列出了9类的院校分别排名,然而在这9类学校中,并没有中国科学院大学,这让很多读者感到遗憾和困惑。或许作者团队还没有全面认识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内涵吧,抑或对新型小规模、研究型高校还一时找不到好的分类方式。

其实,完全可以用新型研究型类别来进行分类。

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中国科学院大学?还因为在谈论升学率时,国科大是最不容忽视的大学,因为它才是真正的深造率最高的大学,没有疑问,就是NO.1

据国科大官方披露,2019年国科大的总体深造率是87.95%,为体制内高校第一强,即使与软科推出的总体深造率排名第一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相比,也是更胜一筹。出国率也不算低,与清华比较接近。以下是“科教评论”公众号的统计表之深造率前三强。

认为国科大不是大学,是研究所的观点,让很多学霸错过了这样一所好大学,也错过了最高升学率的机遇。这是一种狭隘的保守观念。搞科研,就要有最高的读研比例,就要有最强的研究能力。

认为国科大是小规模办学,不具有代表性也是错误的。国科大与同属中科院系统的上海科技大学都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向科教融合方向发展的探索,而且还是不同的、各有特色的探索方向,应当去认真了解,才能做出适合自身的选择。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官网正式公布了其的2020年工作要点中就很明确。就这个问题稍微多说几句:

【文件摘要】在院校评估方面,今年,教育部评估中心将适时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并总结;组织开展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配合教育督导局进行合格评估整改情况督导复查,跟进学校评估整改情况,让评估“长牙齿”;完善三类专项评估方案,即《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和《继续学历教育(络教育)评估方案》。

在专业认证方面,今年将控制认证规模,对300个工程类专业进行认证;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殊教育、专科类师范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开展至少不少于70个师范类专业的第二、三级认证工作;开展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医学三级认证研究工作;进一步优化理农人文和社科类专业三级认证方案。

在国际评估认证方面,今年将制定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管理办法,规范化、持续性开展联合认证工作。

2019年7月,教育部《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方案》研制工作听取意见座谈会在南方科技大学行政楼401会议室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范唯在座谈会上表示,将会坚守评估工作的初心和使命,确保将新时代国家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本为本”基本要求落到实处,服务于国家人才培养总体战略需要,同时令评估工作服务于学校特色发展,让学校受益、学生受益。希望学校和专家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研制出既符合国家关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要求,又符合学校实际,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评估方案。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苏刚、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波、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分别讲话。他们高度评价了教育部“一校一案”思路,并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基本情况。

教育部评估方案研制组组长、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表示,本科教育应是多样化的教育,方案研制组希望能为新办的学校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由此可见,按成立顺序,新型研究型类别至少包括了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湖大学等。

软科的表格中将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列入综合类显然不够合理。特别是上海科技大学,定位就是小规模、研究型、国际化、创新型高校,招生人数在满员时,本科生也不会超过每届500人,所开设的专业都是理工科,怎么可能是“综合类”呢?

南方科技大学近年来的招生规模有所扩大,但与其他综合类院校相比仍然属于小规模,划入综合类也不合理。

上述两所科技大学都是全英文教学,使用国外名校的原版专业教材属于体制内的国际化教学,出国深造很有优势,同时也都有较高保研率指标,对于很多暂时还没确定是否肯定出国深造的同学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有更多选择余地。

当然,本篇不是要说软科的统计不合理,是借用其表格中的前100所高校的数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前总深造率排名100所的高校中,国内升学率与出国(境)留学率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这里面蕴含着的保研率对升学率指标的重要影响。

为便于分析,我们把软科的表格按照国内升学率除以出国(境)留学率,其结果增设为“内外升学比”栏目,另外根据高校已公布的数据,增设2020年保研率一栏(注意:2020年保研率,部分高校有所增加,但不是全部,主要是理工科院校)。

然后我们将100所高校按照内外升学比的比例由低到高排列,按其特点分为A、B、C、D、E、F等6个区域。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内外升学比最低为0,最高为85.20,差距非常大,对于有升学考虑的同学,到底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需要厘清思路。

2.在A区域中有6所高校,都是完全型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有3所国内升学率为0,另外3所也只有极个别的转入国内深造,由于这些学校没有保研率,应该是学生自行选择了国内考研,而没有将出国境留学进行到底。

如果要在体制内高校深造,不建议本科选择这类高校;如果不想直接出国,要通过国内高考录取,本科就接受完全以出国为导向的国际化教育,不妨选择。

本区域的学校都是高学费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

3.B区域有11所高校,内外升学比在0.4-1.0之间,多为“一流学科”高校,即原来的211高校,国内深造的比例略低于出国境留学比例,并逐渐接近1:1的平衡状态。

但需注意,这些高校中,除上海科技大学外,其他高校的国内深造比例基本在11%-20%之间,这些高校多为财经类、语言类高校。去掉这些学校的保研率部分(10%-15%之间),考研比例较低,而出国境留学比例相对较高。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比例显示,考研的只有1%多一点。

外语类大学、知名财经类大学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协作比较多,学生去国境外留学也有相对稳定的比例。

4.从内外升学比看,最接近1:1的两所学校是上海科技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国内深造比例与出国境留学比例看起来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很有关联。尤其是对于想保研的同学来说,如果有更多的人放弃保研而出国,那么他获得保研的机会就越多。对于先读大学,到大二大三才决定是否保研、出国的同学来说,如果有高比例“双选”的机会是更好的。

当然,西南财经大学与B区域的财经类院校有共同之处,就是国内升学率也是20%多一点,恰好与出国境留学比例接近。所以总体来说,西财与上财还是比较接近的,而作为西部地区的财经院校,西财能有与上财相近的业绩,并将其他西部211院校远远甩在后面,说明其实力不凡。

上海科技大学的保研率在2019届是18.5%,到2020届提升为27%(体制内高校排第十),属于比较高的比例,而其出国境留学率的比例38.5%在体制内高校中也排在第二位。与高保研率并列的高出国境留学率,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5.C区域有18所高校,为内外升学比在1-2之间的高校。除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为211,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为“双非”外,其他都是著名的“创一流高校”,即原来的985高校。这部分985高校的重要特点就是保研率多数在20-30%之间,并有几所在30%以上,清华、北大的保研率超过了50%。这部分比例构成了这些高校的国内升学率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部分高校的2020年保研率基本列出,可以对照参考。这部分高校的出国境留学比例多数为20%多,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少数近30%,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也有低于15%的,如华师大、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6.D区域有15所高校,为内外升学比在2.02-3之间的高校。

除北邮、华东理工、北京邮电、北京林业、南师大、北科大外,均为老牌985高校。

除了清华、北航、电子科大外,其他高校的出国境留学比都低于20%,有的211如南师大甚至低于10%。对于老牌985来说,出国境留学比例低于15%,是意愿不足。

除了清华大学之外,其他老牌985、211的考研比例也比较高,甚至超过了保研的比例。这从对比2020年的保研率栏目也能看出。

7.E区域有32所高校,为内外升学比在3-7之间的高校。

首先显示出这些高校的出国境留学意愿较低,其中最高的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留学比例也就13.9%、13.7%和12.9%,具有鲜明的高校地理位置特点。其他高校多数留学比例在10%以下,也多位中西部高校。由于他们大多数是985、211高校,具有一定的保研比例,再加上不少的考研比例,使得他们的国内升学比例高出出国境留学率数倍。

8.F区域有18所高校,为内外升学比大于7的高校,表明出国境留学意愿极低。

这其中有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4所学校都是“双一流”高校,但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国内、国境外升学比例,因此不统计内外升学比。

其他高校,有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几所创一流学科高校,但从类别上看,多数为医学类、农业类的高校,这些高校的出国境比例一直比较低,特别是医学类高校,一般多是在国内保研、考研,尽管保研率较低,但医学类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考研的多数是医学院校的学生,所以考研成功的比例还不错,这从国内升学率也能看出来。

你会关注

高校为何补录强基计划生源?首年没招满?补录对后面考生有何启发?

2020、2019年本科第一批投档线、省排名比对表(江苏理科,含部分纯提前批)

京沪苏高校在江苏招录提前批和本一批最低投档线情况变化表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万元以上学校知多少?

按选修等级高校分为8档,高考分数线原来是这样的!附幕后花絮

中高考孩子出现强烈波动怎么办?常州妈妈洒泪口述:家长不要好心办坏事

别样家教:我和女儿一起过法考

将赴伯克利深造,常州学子获全球计算机理论顶会 STOC 2020最佳论文奖

21所综合评价院校3年深造率分解表

美限制中国学生入境增至87所!21所特高级有清华哈工,23所高级有北大交浙……

沪江浙皖132所高校本科生生源质量与毕业质量观察

144所大学高考、保研深造数据分析(之二)

强基计划、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校园开放日和正常高考有啥区别?

四大看点:这些高校强基计划简章的背后  有关强基计划的10个问题

21所双一流,6所普本…2020年中国学者在CNS发表论文统计

五年内这里还有一批科学设施建成,积聚几万名科学家和教授

新型热门专业有特色:上海浦东高校新增12个潮流本科专业

中国研究型高校《自然》《科学》发文与高考排名、本科招生数对应表

2019“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出炉,这所上海高校榜上有名!

深度解读:“强基计划”带来怎样深刻的变化? 自主招生全面停止后,这些高校试点“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解读2:小班化、导师制培养:最吸引考生    强基计划解读⑤:我的省级奖还有用吗?强基计划解读⑥: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到底改变了什么?

清华落榜!国科大上升最快,自然指数发布2019全球十大科研机构榜单

上海科技大学2019年各省录取分数线及排名、排位表

看懂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之上海深造率NO.1大学(系列分析一)

你最喜欢的长三角高校10大书院是哪家?  亚波评论钮维萍做客“教育面对面”

所有专业课满绩:这位江苏学子是怎么做到的?

家庭教育电视访谈:亚波评论钮维萍谈《少年的你》

中国的三大科技创新中心:如何实现领跑式创新?

哪些大学最难考?高考大省大数据告诉您

北上广深高校录取难易分析(区段划分、江苏为例)

一图看清诺贝尔奖得主落户中国高校详情(顶尖评论5)

谁是老大?起底“最强大脑”之盛会(顶尖评论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