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被温柔以待,南京仍会报之以歌

 观舟军事小站 2021-08-18

今日,南京,晴。

今日,南京连续第5天保持“零新增”。

历经29天,931万南京人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城市正慢慢重回原来的轨道。

图片来源:“南京有个号”公众号

前段时间,南京人的日子属实不好过。

针尖大的窟窿漏进了斗大的风,由禄口国际机场暴发的新冠疫情瞬间打乱了南京人民斩着鸭子哼着歌的平静生活。而南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病毒。

漩涡中心的南京

疫情突如其来,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绪。在这节骨眼上,有点情绪很正常,吐槽两句也无妨。

真心善意的批评本就是一味良药。对照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况且,匆匆上阵的南京确实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比如这个让很多人头疼的“一夜黄码”

也有人将矛头对准了正身处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的南京人,欲用键盘把网络变成污浊的垃圾场。

当这些评论化为恶毒的言辞与咒骂,变成无事实根据的阴阳怪气、蜚语流言,甚至成为制造对立以夺人眼球、追逐流量的手段时,它就沦为了彻头彻尾的网络暴力与恶意中伤。

更有甚者,拿民族伤痕“抖机灵“,借民族感情做文章。

如此种种,助的是疫病,伤的是人心。南京疫情,祸为“疫”而非“宁”,南京人是疫情的受害者,而非原罪。

舆论漩涡中的南京人不说委屈,他们在干什么?

闷头做事的南京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

想看看南京人在干什么,别着急去网络评论区对线,不妨先到通报数字里去找一找。

从8月2日开始,南京新增确诊病例一直控制在5例以下,数量走向低位,呈现出向好的趋势。近日连续5天零新增确诊病例,全域高风险地区清零,多个小区解封恢复常态化,防疫形势逐渐明朗。

这当然不是靠德尔塔的良心发现。

虽在疫情之初显得手忙脚乱,但回过神来的南京还是稳住了阵脚,也实实在在取得了成效。

其实在7月31日,钟南山院士就对本轮疫情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认为南京“管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疫情整体可控”。当时,这几句话还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我比院士懂防疫”的“懂王式”闹剧。

如何定义“整体”?唯物辩证法中自有准确的答案。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钟南山:南京疫情整体可控 非常关注张家界疫情》

如果有人笃信个体叙事,那么来自基层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们似乎更有发言权,但他们现在想做的,不是发声,而是多睡一会。

因为刚刚过去的29天,对他们而言实在是过于漫长。

7月21日,也就是南京通报禄口国际机场有工作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第二天,南京市就迅速开启了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三天之内就完成了920.9万人份的检测工作。随后,又是马不停蹄的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

正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南京市民

图片来源:腾讯网

突然之间,“啊做过核酸了?”成为南京人最常用的问候方式。

7月25日,68个“离宁查验点”在南京市域各离宁通道上一夜而起,日夜不息的坚守着城市的边界;7月26日,全市所有小区和自然村全部实行出入严格管控,设专人24小时值班。

图片来源:南京发布

管中窥豹,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医护人员、党员先锋、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等所有参战者的付出与奉献,也是931万南京市民的支持与配合。

南京抗疫阶段性成果来之不易,南京人正一鼓作气,奋战在以最快速度彻底扑灭疫情的战场上。

战斗中的南京人,来不及委屈的哭哭啼啼。

况且,困难面前的南京也不可能哭哭啼啼。

报之以歌的南京

很多南京人会用这个字来形容自己:

这种与生俱来的宝贵气质一言难尽,也许你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他平时热闹快活、不修小节,甚至有点疯疯癫癫。

快~~活~~呀~~

但当你在数九寒冬里处于棉袄漏风,房顶漏雨的境地,那个能分你半个枕头还端来一碗老鸭汤的人,一定是他。

回想2020年初,在武汉乃至整个湖北都处于抗疫斗争最为紧要的关头时,南京人来了。

一收到驰援湖北通知,平时大大咧咧的南京人就迅速开始了动员,有的医疗队从发出通知到确定7人名单,只用了20分钟。

“数秒成团”: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请战书

图片来源:现代快报

2020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在本应冷清的南京南站月台上,第一批南京援鄂医护人员毅然出征。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来自南京各市级医疗机构和社会福利院的505名医护人员陆续抵达湖北一线,奔赴武汉、黄石8家医院和3家方舱医院。

图片来自:中国新闻网

英雄出征夜,团聚话分别

图片来源:直播南京

在与湖北人民并肩战斗的数十个日日夜夜里,南京医疗队累计收治病人279人,治愈或转出276人,并取得了自身“零感染”、接管病区“全清零”的重大战果。

南京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图片来源:江苏作家

不仅是逆行出征的白衣执甲,整个南京城都心心念念着“共饮一江水”的情谊。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很多滞留外地的武汉人,归乡路漫漫,有家不能回。

南京第一时间摆出了自己的态度:“我们防的是病毒,不是武汉人!”没有冷漠,没有驱赶,“南京大萝卜”以特有的热情对滞留和中转的湖北籍旅客进行统一的贴心安置,开辟了“绿色通道”,设立了“爱心车队”与“爱心宾馆”。此时,“南京温度”跨越经纬,走在了全国前面。

被安置在南京市委党校的FD326航班旅客于隔离结束后在微信群中表示感谢

图片来源:微讯江苏

面对疫情,南京人也许不是表现最突出的“模范生”,但肯定是热心肠、有温度的“好兄弟”。关键时刻的南京人,顶的上,稳得住,更见不得别人受委屈。这样的一群人和一座城,实在不该在最困难的时候被无情的口诛笔伐。

“你可以永远信任鸭血粉丝汤“

只用一个字来形容南京人还是太单薄,甚至不如一台“稳中带甩”的破洗衣机来的贴切。在他们的旷性怡情中,同样有柔软的一面。面对恶意,即使嘴上嘟囔几句“唧唧歪歪,多大的四”,也并非真就能置若罔闻,不过是多了几分执拗与要强,不过是我心依旧的“报之以歌”。

因为“大萝卜们”有一颗永远火热的心

疫情中的南京人不说委屈,困难和委屈也不会让南京人流泪。

但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情,会让南京人的泪珠悄悄地滴落在口罩上。

南京懂得爱人,更懂得感恩

近几日,兄弟城市扬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字持续低位,趋势向好。

一切都在向好,一如今日冲破阴霾的阳光。

文 / SURIGAO的曳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