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滋病发现40周年

 风湿中心 2021-08-18

40年前的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报告了洛杉矶男性同性恋人群中的一组肺孢子虫肺炎病例。而这正是即将到来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大流行的前兆。

1982年,这种病超越了同性恋这一特殊人群,在输血者及异性性行为者中传播,成为社区性传染病,可以感染所有人、让感染的人死亡,而人类对病原一无所知,更无计可施去制止这一可怕的病魔。

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对于当时的大多数国人来说,“艾滋病”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1982年,两家美国公司(阿莫公司、阿法公司)各自带着自己的血液制品来到中国,经查,其中19份血清中的4份呈感染阳性,均来自阿莫公司。而且更重要的是,1983年就有中国公民感染这种病毒。再次告诉我们,传染病没有国界。

1983年,法国科学家发现了该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后来被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种病毒导致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之所以称之为综合征,是因为HIV主要寄生及破坏CD4淋巴细胞,逐渐摧毁免疫系统,致使患者进展性的免疫缺陷,并死于由此伴发的感染、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那时,这种病没有任何治疗药物,医生只能握着病人的手,看着他们痛苦地死去,AIDS的病名代表着死亡。

之后,HIV/AIDS全球大流行,联合国聚集世界所有国家领导人,把HIV确定为人类共同的敌人。终于在小小的病毒面前,冷战国家之间抛弃了信仰冲突、价值观矛盾、竞争和战火,第一次携手合作了。

新药陆续出现了,但很快就会出现耐药性。1995年,攻克艾滋病终于出现了革命性的突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的何大一博士发明了“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俗称“鸡尾酒疗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何大一博士的研究发现。从此,感染HIV不再是死刑,在“鸡尾酒”疗法的控制下,HIV携带者可以不进展成AIDS,逐渐成为了可控的慢性疾病患者,平均寿命可达65岁。

△何大一博士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HIV很狡猾,它完美地演绎着达尔文的进化论,躲避着我们的免疫系统,耐受着药物的打击。但是,人类在长久的进化中,历经磨难,也出现了一支特殊群体,他们具有先天的抵抗力。1996年,纽约的科学家发现一些同性恋者,他们的伙伴相继染病并辞世,而他们却未感染HIV,基因分析显示,这群人先天具有一种基因缺陷,他们的CCR-5基因缺少32个碱基(又称CCR-5△32),因而导致细胞膜外的CCR-5受体断臂。HIV要进入细胞,需要同时结合细胞膜上的CD4受体及CCR-5受体,否则无法进入细胞。这群病人的基因缺陷,保护了他们不受HIV威胁。这篇文章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胡特(右)和布朗(左)

远在德国柏林,医学院的三年级医学生胡特在图书馆浏览生命科学杂志时,碰巧读到《科学》杂志的这篇文章,于是冒出一个念头:毕业后要当血液科医生、要找到患艾滋病的白血病病人、要给他实施CCR-5△32基因的骨髓移植、要将艾滋病及白血病一起治愈。而2006年,已经成为血液科医生的胡特真的遇见了一例同时罹患了这两种疾病的病人——布朗。通过德国骨髓库,胡特找到了双基因的CCR-5△32的骨髓供体,移植给布朗。随着移植骨髓在布朗的体内“种植、生长、繁殖”,布朗的艾滋病及白血病的病程得到缓解,他停用了ART,包括血液检查、肠道及大脑活检结果证明,HIV被清除,4年后,第一个治愈的艾滋病人诞生。胡特大学时的梦想成真。2011年,胡特将布朗的病例报告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布朗从此被世界称为“柏林病人”,他标志着人类可治愈艾滋病,HIV不是不可战胜。

时到今日,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HIV/AIDS已造成3 270万人死亡,全球有7 500万HIV感染者。联合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如暴露前预防,在减少经性行为感染HIV方面非常有效,而对HIV感染者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使病毒降低到检测线以下,并阻止其传播。但仅在2019年,就有69万人死于HIV/AIDS。这和联合国2030年在全球消灭艾滋病的目标相去甚远。

HIV/AIDS防治还有很多未竟的工作,其成功不仅取决于平等地接受HIV感染预防、护理和治疗,而且取决于法律的公平。然而,重点人群及其伴侣,包括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变性妇女、性工作者及其客户,以及注射毒品者(people who inject drugs, PWID),仍然极大地受到HIV的影响,占全球所有新感染HIV者的62%。进入21世纪,仍有67个联合国会员国将自愿同性性行为定为犯罪,92个会员国继续将HIV接触、传播和不披露HIV感染定为犯罪、将变性人定为犯罪。由于性工作和注射吸毒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是非法的,因此有效的卫生干预措施没有惠及易受HIV感染的弱势和边缘化人群,也就不足为奇了。

全民医疗覆盖(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UHC)是联合国到2030年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全民医疗覆盖的理念是,人人都有权获得针对一系列疾病和健康状况的服务,而无需负债。实现真正的全民医疗覆盖,没有偏见地满足边缘化人群的需求,对于结束HIV/AIDS至关重要。

2021年6月8日至10日,联合国秘书长António Guterres召开第五次高级别会议,讨论《关于HIV/AIDS问题的承诺宣言》的执行情况,将平等作为中心主题。宣言特别呼吁结束对重点人群的羞辱和歧视。

如果连确认谁有感染的危险都是一场斗争,那么HIV/AIDS在今后40年内仍将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更多的人将因此丧生。

△ 何大一博士接受《康复·生命新知》杂志专访

HIV来源于非洲猩猩,是人类猎杀野生动物时,一种寄生于灵长类动物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传染给人类,不断进化变异,形成了人传人的本领,根据基因组学的溯源,第一个人类感染HIV应该发生在1921年西非的喀麦隆,局部形成流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交通状况的改善,HIV随西非人的迁徙,蔓延到整个非洲,遂于20世纪70年代经海地传播到北美和全世界。

HIV的故事是人类侵犯自然的报应,但人类似乎没有接受教训,之后又陆续发生了埃博拉、SARS、寨卡、新冠病毒的外溢(spill over),而可悲的是,这些悲剧还在不断重现。
参考文献:40 years of HIV/AIDS: a painful anniversary[J]. Lancet,2021,397:2125.

推荐 · 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