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宁的时代

 信披一点通 2021-08-19

风险提示

没有正文,纯属扯淡。

既然是扯淡,会涉及各种着调、不着调,靠谱、不靠谱的诗歌、杂文、规则解读、市场感悟、拍脑门预测等等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错不敢保证,也可能很幼稚,只为图个乐儿。


上帝佛祖阿拉观世音菩萨保佑善良勤劳坚韧的天朝人民。

公司上市了以后,股权就变成了“武器”,或者说一种工具。工具可以用来换钱,比如再融资;可以用来换好东西(资产、技术、渠道等),比如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可以用来换员工服务,比如股权激励。侠之大者会把武器用到极致,“杀”出了未来。

这两年,天朝经济导向貌似发生了变化,不可避免的折射到了我大A股,涌现出了一批任何书本上的估值模型都搂不住的超级牛股,被人称为各种,我觉得吧,茅台实在太特殊,很多所谓的茅还有不小差距,叫“王”更合适,毕竟茅台只有一个,“王”约等于“诸侯”,有一些。

今儿依然没啥正文,抖着狗胆说说最近火热的宁德时代(下称“宁王”)582亿元超大号定增。文章很短,非常主观,没有干货,很可能有错,大家可以去刷短视频摸鱼了。

宁王是家好公司


公司主业不多说了,锂电池老大。公司是2018年上市的,短短3年时间,体量规模打着滚的往上翻。

资产从500亿干到了1500亿,3倍。

收入从200亿干到了500亿,2.5倍。

扣非后的归母净利从24亿干到了43亿,不到2倍。

这些干涩的数据虽然和股价没啥关系,但资产规模、收入、利润的增长都是实打实的。

1.IPO后业绩变脸的公司一坨坨的,上市后半死不活一坨坨的,宁王显然不是。

2.看看上面这个公司发展历程,宝马战略合作、LFP、“十三五”、全球第一都是闪烁着万丈光芒的、沉甸甸的词汇。

宁王的牛B之处还有太多太多,一言以蔽之,伟大的时代造英雄,英雄自己也足够牛X抓住了时代的机遇,称王是应该的。

-------------------好话说完了,下面开始鸡蛋挑骨头-------------------

宁王还是制造业


制造业就是生产产品卖给客户,传统的商业模式,大体过程是买原材料、组织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然后重复这个循环。组织生产加工需要厂房、设备、员工;原材料、产品需要存储。简言之,这是个重资产行业。

1.原材料就是各种锂、镍、钴等金属,正极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啥的。

2.想象一个募投项目,现在要鼓捣一个生产车间,从买地开始,要经过土地平整、规划设计、厂房建设、设备购买、安装调试、试运行;都搞定了,进入达产状态。这期间木有任何现金流入,都是往外掏的。OK,进入正常生产状态了,会计上又开始计提折旧摊销了。所以说,重资产行业都得考虑个周期。

生硬的用财务指标去看宁王,也有类似的问题。

比如利润质量:

这是宁王近3年的ROE,11%出头。

这是茅台的,32%左右。

这也是一家制造业,做医疗器械的。

1.当然,用单一指标去评价公司过于片面,但至少可以说,这利润质量木有太高。

我作为一个纯外行,仅从ROE看这公司科技含量的附加值和相关属性,没感觉有那么高,至少没有医疗器械的高。

2.挑刺儿的看前面几个数据,扣非后归母利润从24亿变成了43亿,资产从500亿变成了1500亿,负债从387亿变成了874亿,收入从200亿干到了500亿。凭着你主观武断朴素的情感,这效率是不是有点低?

为啥?资产、负债、收入的增速远远高于利润增长的速度。

一点通是个养鸡场,把一只鸡从5斤喂到15斤,期望它从下1个蛋变成下3个蛋,结果现在只能下1.8个,咋地这饲料是不是有点浪费。

However,宁王是最出色的制造业企业之一。

“赌”一个未来


企业“扒次”完了,下面开始说这次大号定增了,先看看宁王这次募投是啥哈。

大数582个亿,93亿补流(啧啧,真是缺钱哈),70亿研发,剩下419亿都在建生产基地。

整体融资的70%用在资本性支出上,就是扩建产能

宁王对于扩展的必要性说了3句话:

1.“双碳”目标(政策导向)

2.客户需求旺盛(单子太多,做不过来)

3.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

第一个没啥可说的,第三个也正常。我觉得第二个貌似有点不确定性啊。拍脑门说,这取决于几个重要的变量:技术路线要持续很久,打死不能变,万一哪天氢燃料或者其他技术了,全鬼扯;下游需求必须持续旺盛,打着滚的旺盛,否则消化不了这么多产能;需求增速不够时,同行必须死;最最重要的是,行业政策不能有导向性变化,哪怕从非常鼓励变成不支持不反对都不行。

2020年末,宁王的长投+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合计300亿,这次准备砸进产能的钱就400多亿。如果宁王后期不改募投的话,或者宁王极度自信,或者宁王也在赌政策、技术路线、需求以及增速都不会变。

哦,趁着股价虚高时圈钱后期再改募投只有我这样比较“猥琐”的人才能想到,宁王这种大佬肯定不会了。

你说这定增能不能成?


能不能成又分2个方面。

一呢,是监管机构是否同意注册/核准。

继续拍脑门:结果肯定是同意。但宁王影响力太大,问询可能会不止一次,募集规模会不会砍下去点也不好说。

会同意的逻辑也很简单:资本市场就是钱和资源跨时间、跨空间的配置场所。只要这个资源是郭嘉需要的、有利于经济发展、技术提升的,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哪怕这里那里有点小瑕疵都没问题,肯定没问题。但如果这个资源不符合导向,合规也不行,打死都不行,比如某大借壳深深房。

二呢,是有没有人买。

这个啊。估值我是不懂,锂电池技术市场也不懂。但有3个事儿吧,我觉得可能性很大。

首先是当晚2000人的电话会。

2000人啊。我这外行一直认为高位定增是利空,这么多专业人士感兴趣,只能说明我错了。

其次是2060年的研报。

嗯,2060年距离现在还有39年,那时我应该退休了(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得想着翻翻当年宁王的年报(如果公司还存在的话),看看当年的收入有多少。如果宁王当年的营收在研报数据的正负10%区间内,我拼着老命也要请这位分析师吃烤串。

最后是发行方式。

既然是询价发行,反正我不在乎公司2060年咋样,只会关心6个月后股价和现在发行价格之间有没有足够的套利空间。看看宁王股价最近两年的表现,还真不好说没空间。

猜猜交易所会问啥?


终于来到最好玩的环节了,如果你是监管机构,你会给这个定增方案提啥问题?

抛砖引玉,随便胡诌几个,蒙对了算运气,一个没有很正常。

1.本次募集必要性

申请人前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末,申请人货币资金余额约为717亿元,请申请人请结合货币资金余额较大、本次发行前后申请人资产负债率与同行业的比较、银行授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等情况,说明本次募集资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请申请人说明短期内是否存在过度融资。请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核查并发表意见。

嗯,答复策略我也琢磨差不多了,到时候看看。

2.产能

本次募投项目涉及产能升级,请申请人结合上述情况说明前次募投的最新进展,本次扩产募投项目的必要性,未来扩产后产能消化的具体措施;并结合现有产能利用率等情况说明新增产能规模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

这里会有一个无敌大号的、逻辑自洽的饼。

3.补流

申请人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930,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请申请人根据报告期营业收入增长情况,经营性应收(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应收票据)、应付(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及应付票据)及存货科目对流动资金的占用情况。说明本次补充流动资金的测算过程。

纯套路,会不会被砍点不好说。券商应该能搞定。

4.政策

请申请人补充披露: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税收优惠等产业政策情况,以及未来是否存在政策退坡趋势,是否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募投项目实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存在应对措施,相关风险是否充分披露

这个不太确定会不会问,最近鼓励政策有点多。

5.存货

申请人报告期各期末存货余额大幅增加。2021年第一季度末存货余额约172亿元,较2020年末大幅增加。请申请人补充披露:存货余额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库龄、期后周转及同行业可比情况说明各期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不太懂,也有点小纳闷。

6.应收

申请人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较大且增长较快。请申请人补充披露: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较大且增长较快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放宽信用政策情形,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一致;结合账龄、期后回款及坏账核销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同行估计又要被拉出来被老大“蹂躏”。

你猜猜还会有啥不?

其他


宁王是个好公司,但仅是个制造业里的好公司。

股价受N重因素影响,但用2060年来对现在进行估值有点扯。

定增拿批文一点问题没有,卖出去可能性很大;认购的能不能在解禁时挣钱不好说。

有专家说,高位减持、定增是个中期拐点;不知道专家说的对不对。

说在最后


诸事顺利

No.231

作者:寇峰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