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 6月9日

 新用户8375uDf4 2021-08-19

又一周过去了。

时间过的真快,但在上一周,多了一件能和这时间飞逝速度相提并论的事——气温增高,我生活的地方,从5月下旬就开始一步步朝着盛夏的热度走着,到了上周,更是快速而坚定地奔向了摄氏40°。

而连续的高温,则即使不到40℃,也似乎能保证了炎热的威力,这是我上周日下午去一个稍远地方取个东西的心得,而那段测试的时间,还是下午5点之后。

此外还有昨天,因为不想24小时都在空调环境里,所以白天我没有开空调,结果,哎呀,那种不舒服,热,粘、又没有胃口但不吃又觉得饿,反正就是根本坐不住,一会想吃,一会想洗澡,一会儿想开空调,就是不想坐下来写和看。

所以当傍晚我终于将自己又置身于较为舒服的状态后,白天中断的思路就又回来了,我再次想到了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危机……

而之所以又想到这个,说来惭愧,虽然上面谈到了不同往年的高温,但究其本质于我,与其说是因为热,不如说因为“疫情”,因为疫情带来的闭锁生活,及其去年疫情之初,正好正看着丹·布朗的小说——《地狱》。

这本已经改编成电影的畅销小说估计无数人都知道了,讲的是某科学疯子决心在地球散播病毒消灭人类,然后这个系列的小说主人公又一次破解密码,努力阻止的故事。

而我,尽管认为作者的基础设定既荒诞又不可能,但却非常接受其中很多细节,因为这个作者在细节方面一向严谨,说是真的,就是真的。

所以,当我看到小说里讲的——眼下地球的人口照此下去,地球必将毁灭的时间,不到100年的部分——之后,就也很震撼。

因为不到100年,我认为不是意味着还能有100年这样的日子,而是每个人都将迅速看到人类生存状态的急剧恶化。

此外还有一个,就是反派还宣称——以当下的科技程度,地球人口必须再少一半,才有可能让人类再次回到既能生存,还能发展的人与自然合理比。

顺便说一句,书初次出版是13年,当时地球人口还不到70亿呢。

因此——

因此尽管我不是认为小说讲的或者给的解决方案就对,但“疫情”的这一项的重合,尽管实际的病毒来源,不是小说描述的是由某个疯子基于拯救人类的崇高心愿造的,并且也不那么温和(仅仅减少生殖力)和政治正确(在伊斯坦布尔的地下水宫,施放,全球同此病毒,没有任何种族性别偏见),但还是让我感到了某种冥冥中的联系,或者说再也不能忘掉让正派人物都无力反驳的反派的——人口爆炸,如不减少,必然灭绝——说法。

当然,还是那句话,我不认为说法就一定对,因为我并不真知道。

不知道就没发言权,是吧?

所以之前在一惊之后,还是思路迅速回到惯性,渴望世界迅速回到过去那种混乱又自在的时光里。

但是,这一年多发生的事实,尤其是最近一两个月,印度、东南亚又严重起来的疫情,及其死亡带来的当地国的股市大涨,还有各国既像无可奈何,又像这样也不错的态度……等等各种都让我又想起自己曾经闪过的念头,尽管哪一样都和上面的说法无关。

可我还是忍不住联系到了一起,并还悄悄地做了个计算。

而这一计算,结果竟然发现疫情似乎真让很多无谓的碳排放,可能直接缩减了90%?!

比如,多少年也达不成一个有真正实质作用气候协议的各国政要们,不再一年到头儿的带一大帮警卫、随从,部下,然后没完没了地出访、开会,在天上飞的时间超过在在地上站的,以一人至少顶一万人的碳排放地天天排放了。

顺便说一句,我怀疑其中有些领导人保不齐也很高兴这样,即使他们都是精力旺盛,最喜欢跑的精英们,但也难保其中一些对这种一天不歇地跑感到厌烦。

并且最关键的,如果政要们渐渐习惯了这种网上会议与实际出访相结合的多重模式,那也就意味着以后还会继续这种新模式。

同样的,还有能够远距离办公的老板们,更是一定会发现不让员工们为并不必须的工作,每天往返上百公里的上班,是个对自己,对员工、对地球,各方都有利的真正完美的好事(这个源于我听说的我哥哥所在的那家公司的情况,好像他们老板后来简直是高兴员工居家办公了,为一算发现竟然节约了大量的办公经费,瞬间更有钱了。)

此外个体,死的死、病的病,不能出门的不能出门,毋庸置疑也是总量大减少。

至于以后,虽然未必能像那些高端人士自动适应新生活,但没关系,因为不管愿不愿意改变,普通人都意味着更没能力不服从规定,更多的染病、更多的死去,只要死够数了,或者足够多的人平均寿命大幅减低到足够低,剩下的人……还用束手束脚?

呵!

所以——

当然还是已经重复了两遍的那句话,我并不认为自己想的就对,相反,我很清楚政治经济一窍不通的我,是不可能想出正确答案的,而上面的想法,更是毫无根据的“玄”学。

只是,当现实越来越不由自己掌控,问题也不像越解决越少,反而还越解决越多时,多玄的想法都难以避免了吧?

因此,我还是忍不住被自己这个新生出的念头困住了,而且还忍不住又想了一下自己,结果的结论是——假如地球确实决定人口需要少一半,那作为单独个体的我,就有90%的概率属于要少掉的那部分。

而这个结论——,不知道别人,但我确实是特别悲观、感伤和烦躁了一小阵儿,因为我想做的事还非常多。

好在最后,我还是消化了这些,因为不消化也不行,而且进一步想还觉得现在能意识到这些,也许还不是坏事,毕竟就算不存在大概率死,也存在小概率亡的概率,对吧?

总之,在思来想去之后,这两天我终于消化了那些痛苦想象,并在这悲观的基础上,还调整了原来的一些想法,比如以前我总是想着先赶紧把手里的小说写完,以后轻松了再处理照片,但现在觉得不好,要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全面处理我的照片创作,还有曾经的旅游时拍的照片,因为它们不仅和我的小说一样,构成了深度真实而立体的我,而且看着也更直观和容易,尤其是对家人。

而这样的话,假如不幸——不是说我预言中了,而是别人都好,就我完了——的话,那我不仅能在死之前把一些创作至少留在一个公共平台,并且还可以发给我的家人,让他们了解到后来的我的部分生活内容。

而假如最后证明上面的想法纯粹是我在家憋久了精神出了问题,那整理一下积存的照片对我也是只好不坏的事,归其,现在还是短视频是时代对不对?

所以,到了今天,我的状态已经基本恢复了,照片也准备了些,只是这一篇已经太长了,另外没时间写了,改一天再写再贴吧。

而最后,虽然今天已经有照片了,但还是决定再补一张更优美些的,因为这符合我的性格,也跟下一篇要写的内容有关。

(●'◡'●)

Love yo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