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老年 肩周炎

 wangming72 2021-08-19
攘外必先安内,一张肩周炎的方子,从养阴血入手,把骨头里的外邪“逼“”出来!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肩周炎这个事儿。

门诊上接待过这样一位患者,50来岁,是位农民。

他这个肩周炎好多年了,跑了好多地方没治好。托人多方打听后,找到了我这。

面诊,见患者脉象弦细而缓,舌头上有一层微微的黄苔。

我询问他睡眠、饮食如何?

患者答,睡眠很不好,自从发病后,食量也大不如前了。

我仔细看过他的情况后,拟方:当归、白芍、玉竹、女贞子、生地、秦艽、桑枝、海风藤、豨莶草、甘草。

结果,药用3剂,患者肩膀疼痛、胳膊麻木感都消失了。其他症状,也有很大的改善。

这其中什么道理呢?

我们知道,中医上,归纳血的作用时,会提到四个字“血主濡之”。

濡,指的是濡养、润泽,给身体组织提供营养。血对身体而言,就有这样的作用。我们的关节、筋肉,无不受血液的濡养,才可以灵活运动,感觉舒适。


如果血不足,或者发生其他血液的问题,如血瘀等,我们的关节、肌肉,就会疼,就会麻,就会失去功用。


你看,上面这个患者脉象弦细而缓。这是典型的血虚、脉道失养的表现。此外,患者舌头上有微微黄苔,说明阴血亏少,患者体内有了虚热。

总结起来,这个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血虚。在此基础上,他外感风寒湿邪,就会导致肢体麻木、疼痛。

我上面的方子,其实说来简单:

其中,当归、白芍、玉竹、女贞子、生地、制首乌、山药,用于养阴血,这是扶正。秦艽、桑枝、海风藤、豨莶草,这是在祛风除湿散寒,乃是驱邪之举。

如此一来,养阴血,驱外邪,患者的疼痛自然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这就是基本意图。

其实生活中,不少中老年人,他们的关节肢体疼痛,都和血虚有关系。之所以这样,和年龄大以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以及肝肾不足有关系。对于此类患者,我建议以养血之法来调治。

行医多年,发现许多顽疾之所以治不好,就是因为迟迟找不准病因。这一点,我奉劝后辈的年轻人,日常除了多学医理外,还要多进行实操,除了常规治法,许多病的病因病机都是需要你去细心琢磨其中道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