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传记】孙传海‖独闯内蒙(8)

 纪实纵横 2021-08-19

作者简介

   孙传海,1968年10月出生于山东平度,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7年独闯内蒙古后先后在乌拉特前旗蓿亥中学、大佘太中学、旭日中学从教十余年。2003年考入中共乌拉特中旗委员会宣传部,并工作至今。曾任《临河晚报》《巴彦淖尔晚报》《巴彦淖尔日报》记者,《乌拉特中旗周刊》主编,乌拉特中旗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制片人,在《巴彦淖尔日报》《内蒙古日报》等地市级以上媒体发表过新闻作品1500余篇,著有新闻作品集《梦回草原》。现兼职巴彦淖尔市网络与新文艺群体协会副主席。

人物传记

独闯内蒙(8)

孙传海

不如意事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我的不如意事可能比别人更多。

2000年国庆节期间,我们乌拉特前旗旭日中学的老师在北京旅游。正当我在颐和园游玩的时候,1994年就返回四川内江的岳父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传海,放假了吧,你现在忙甚了?”

2000年国庆节期间,我们旭日中学的老师一起在北京旅游。此照拍摄于颐和园。

“爸爸,我和我们学校的老师正在北京旅游。”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现在有去美国当记者的机会。”岳父在电话里不紧不慢地说,“我以前给你说过范长江,他的儿子范东升在美国《侨报》社长兼编委会主任。他想在国内招聘两名记者。应聘的记者有三个条件:一是懂英语,二是会写作,三不是共产党员。我考虑了一下,你完全符合这些条件,就推荐了你。怎么样,想去了不?

“爸爸,这三个条件我完全符合,我当然想去了哇!”

能去美国当记者,这是我做梦都梦不到的能彻底改变我命运的好事啊!完全符合三个条件的我,怎么能错过这种机会呢?更何况,我从小就很羡慕记者这个行业。

2009年5月28日,作者在岳父家中帮助岳父编写《内江田家.范氏家谱》。

“那你旅游回去后赶紧安装一部电话,随时等我消息。”岳父在电话里继续安顿我:“给你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你先把英语口语好好练一练,去了美国英语口语必须过关。听说你们先要去北京培训一段时间,然后再去美国。”

“好吧,爸爸,我赶紧准备。”

我和妻子结婚以后,岳父就和我说过,他和范长江是堂叔伯兄弟关系。范长江是四川内江人,是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他生前写过大量出色的新闻报道,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以他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后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

 范东升是范长江的二儿子,是中国新闻社资深编辑、记者,中国国内早期知名传播学研究者之一、教授。在大陆、香港与美国媒体业界具有20余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历任中国新闻社编委(副司级)、编辑部主任。他于1994年创办《华声月报》(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杂志,并任社长兼总编辑,1997年与美国《华渊网》合作创办《华声报》电子版,是中国最早的媒体网站之一。1999年,范东升赴纽约任美国《侨报》社长兼编委会主任。

当天,我在颐和园游玩后,就在王府井大街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英语口语辞典》。旅游回来后,我花了3000块钱,在租住的房子里安装了一部电话,接着又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将《英语口语辞典》几乎全部背会!

2009年5月29日,岳父在家中接受乌拉特前旗电视台记者曹军的采访

 一个月后,岳父给我打来了电话。接电话之前,我真的是有点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狂喜,激动得手还有点颤抖。

然而,岳父打来的这个电话犹如一阵狂风暴雨,把我内心的狂喜彻底浇灭:“传海,事情有点变化,有一个关系比咱们更近的人顶替你了。”

岳父见我电话里不说话,就安慰我说:“不过人家也说了,还有机会,等下一次招聘记者的时候一定用你。”

十年后,岳父和岳母又从四川内江搬回了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马卜子村。

一天,我回村里看望岳父岳母时,岳母趁岳父不在,给我透露了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惊天”秘密:

 “给你说个事儿,就是那一年准备让你去美国当记者的事儿,你后来没去成,其实当时并没有人顶替你。”

“那是咋回事呢?”

“是这样,成都的你那个七妈,听了这件事后,就专门赶到内江找到你外父,劝你外父不要让你去美国。”

“她为什么要劝我爸爸不让我去美国?”

“她给你外父说,'传海去了美国,你女儿咋办呀,为你女儿想一想吧,不能让去!’后来,你外父听了你七妈的话,没让你去。你七妈是怕你去了美国以后变心了。”

2019年作者一家在岳父岳母家中过年时合影留念。

这时我像钉子一样钉在了地上,两眼看着善良慈祥的岳母,久久说不出去一句话来。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能去美国没让去,这是我在乌拉特前旗教书时发生的事情。让我没想到的是,来乌拉特中旗工作以后,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2006年上半年,旗里一个重要部门的领导看中了我,想要我去给他当办公室主任,可是当时这位领导没有亲自给我说,而是先征求我的单位领导的意见,并给我的领导一个月时间考虑,一个月之后如果不答应,他就另用他人。结果,我的领导最终没有答应放我。

这件事我也是一个月之后从分管我的领导那里知道的。

有一天,我去分管我的领导办公室谈工作,他突然问我:“你怎么没去?”

“去哪儿?”我一头雾水。

“你还不知道?我还以为你知道了,我还想,那么好的单位你怎么不去。我还听说人家答应了,如果干得好,两年后就推荐提拔重用你。”

接着,我的分管领导给我透露了是哪个单位的领导想要我。

半个月后,和我经常下乡采访的旗广电服务中心的一位领导,也问我此事,问我为什么不去。我才明白,这件事除了我之外,知道的人还不少了。

 一个月之后,原来空缺的这个重要部门的办公室主任有人当上了。

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之后我也一直没就此事专门问过我的领导。不多久,我的这位领导调到其他旗县任职了,临走那天,单位的几位副职为他送行,我也很荣幸参加了这场欢送午宴。

“传海,对不起你一件事情,有一个挺重要的部门想要你了,我没有答应。你报纸办得不错,工作做得挺好。你如果走了,我觉得当时没人能顶替你。你好好干,我相信你将来错不了!”让我没想到的是,领导还专门为此事给我道了个歉。

就是给我道歉,我的这位领导也始终没有透露这个挺重要的部门具体是哪一个部门,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2014年,作者借调到旗委办时,和单位同事在乌拉特后旗合影留念。

 能去美国不让去,能去重要部门当办公室主任没有放,包括我后来借调到旗广电服务中心任栏目制片人两年多时间平静返回原单位,又包括后来被借调旗委办任秘书一年半时间后不了了之,也包括我现在是行政编制却不是公务员、使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啥身份,如果说我没有一点点抱怨,没有一点点不满,没有一点点私心,那是假的,毕竟人都喜欢往高处走。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的这些不如意事,有的虽然很难忘却,但对过半百的我来说,都一笑置之了。

现在的我,是一个很知足的人,也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

独闯内蒙这么多年,如果没有亲戚的照应,如果没有领导的关怀,如果没有同事的包容,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

作品链接

【人物传记】孙传海‖独闯内蒙(7)

【人物传记】孙传海‖独闯内蒙(6)

【人物传记】孙传海‖独闯内蒙(5)

【人物传记】孙传海‖独闯内蒙(4)

【人物传记】孙传海‖独闯内蒙(3)

【人物传记】孙传海‖独闯内蒙(2)

【人物传记】孙传海‖独闯内蒙(1)

编辑 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非虚构的原创作品,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可连载。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没有赞赏就没有稿费。如有赞赏,将作品获得赞赏金额的70%作为稿费但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不予发放。稿费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之后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发放稿费之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再发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