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订单排队,涨价持续!

 君临策 2021-08-19

共同富裕与三次分配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再次把“共同富裕”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同时“三次分配”理论闪亮登场。

自2012年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这个词越来越多次出现在各类会议、政策、文件中,直至本次817中央财经委会议,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已基本确定。

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这次对共同富裕的描述非常清晰,重点在“非少数人”“非平均主义”这两个表述,摆明了是要对资本垄断、少数人得利的情况进行修正。

共同富裕这道大题一出,颇有政治觉悟的腾讯率先交出一份答卷,直接在深夜官宣再投500亿元用于促进共同富裕。

在连续遭遇央媒痛批检察院起诉后,求生欲满满的腾讯选择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先是完善了未成年人保护制度,随后投入大笔资金,积极实现企业责任,规避政策风险。

此外,“三次分配”也是这次被外界广泛关注和解读的概念,被认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会议中提到,“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

从渊源来看,三次分配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在1994年首次提出:

第一次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分配;

第二次是由政府按照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侧重公平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所进行的再分配;

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推动下,通过个人、企业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

大意就是,初次分配是我们的劳动收入所得,这块按自由市场进行分配;第二次分配依赖政府的手,主要通过基建、公共设施、基础教育医疗保障等方式来进行平衡;第三次分配,就是富人们由道德推动,以“自发”方式进行财富再分配。

本次的重点不在于“三次分配”概念的提出,而是后续的制度安排,可能涉及的方面包括:

关注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调整;合理调节高收入的做法,关注房产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等“富人税”的进展;慈善事业、慈善信托、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等三次分配的配套政策进展。

理论只是指导,制度才是执行的关键,此次腾讯的“自愿”行为属于“第三次分配”,但显然并非是在道德的推动下产生的。

未来,若想社会中的企业、富人持续开展类似腾讯本次回馈社会的行为,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框架,重视“第三次分配”,比如制定更优惠的公益捐赠税收政策、完善慈善褒奖制度等。

此外,共同富裕也反应了当下部分产业趋势:

严控地产、化解债务:会议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预示未来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摆脱对房地产和传统基建的依赖,对应的是会严控房地产和加速地方隐性债务化解。

今年来,无论集中供地、八部门联合管控,还是各方聚焦的个人房地产税,都透露出政府管控房地产的决心。

发力硬科技、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就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再结合十四五规划和浙江意见,预示科技创新、新能源、碳中和等是主要方向。

近期市场风格有从成长往低估值切换的倾向,今天两部委的表态强化了市场对于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的信心,引起了一波反弹。

降低民生成本:从近期教育培训、互联网平台等政策监管来看,国家正着力降低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的民生成本,进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普及普惠。

参考研报:

《国盛证券-变局的确认—对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的理解》

《中信证券-扩大内需系列报告之十一:促进共同富裕,浙江先行先试》

《中信证券-扩大内需系列报告之八: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内涵、抓手与影响》

草甘膦

自去年6月以来,作为重要除草剂——草甘膦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在醋酸-甘氨酸、黄磷等原材料成本推动、行业供需格局持续优化的背景下,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产品从年初的约28500元/吨大幅上涨至目前的约51500元/吨,涨幅超过85%,处在近十年来的高位,同比去年上涨138.43%。

订单排队,全球涨价

需求端看,目前国内生产商订单较多,销售压力较小,海外市场采购旺盛,特别是南美市场,由于巴西百草枯禁用,对草甘膦的采购需求尤为热切,国内企业订单已经排至9-10月份。

卓创资讯测算目前草甘膦行业毛利润约18000元/吨,国内企业订单已经排至9-10月份,自7月19日,海外供应商执行新的销售价格,较之前上调20%,市场形成了全球草甘膦价格上调的局面。

环保约束,供给无新增

过去我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约束高污染农药行业,农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2014年达到顶峰843家后逐步缩减。

草甘膦产能从2014年顶峰的93.6万吨,逐步淘汰约20万吨小产能,到2017年稳定至73万吨左右的水平,此后再无明显变化。

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将草甘膦原药生产装置列入限制新建类别,未来草甘膦国内长期无新增产能,海外亦未见扩张计划,草甘膦总供给将有减无增。

行业集中,寡头格局

全球草甘膦产能主要集中在我国和拜耳(原孟山都)手里,其中拜耳拥有产能约36万吨,占据全球草甘膦产能约33%。

过去十年我国草甘膦企业数从30多家缩减合并至现在的10家企业,继2014年7月收购泰盛后,兴发集团2018年2月完成对内蒙腾龙的收购,总产能达到18万吨。

2021年4月江山股份发布公告,拟并购福华通达,并购成功后草甘膦产能将跃升至22.3万吨。

以2020年产能统计,并购成功后国内产能CR3将从57%提升至67%,CR5将从76%提升至81%。

相关上市公司标的中:

润丰股份主要出产和出口草甘膦制剂产品,2020年出口草甘膦各类产品折合草甘膦原药数量约6万吨,近年来,公司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农药出口第一名。

兴发集团控股子公司泰盛公司现有18万吨/年草甘膦产能(含其全资子公司内蒙兴发5万吨/年产能),产能规模居国内第一。

江山股份拥有草甘膦原药产能7万吨/年,拟并购福华通达,届时将拥有22.3万吨草甘膦成为全国第一大厂商,涨价对应业绩弹性最大。

参考研报:

《国信证券-持续看好纯碱、氨纶和草甘膦的景气度》

《东北证券-需求超预期、格局寡头化,看好此轮草甘膦长景气》

《中金公司-2021-22再现十年一遇的景气周期》

对于短线机会挖掘者来说,政策解读不全面,研报信息挖掘不充分,亦或是市场热点抓不住,同样非常苦恼。

1. 热点方向看不准?每日分析定军心。

2. 政策出台怎么看?专业解读定基调。

3. 投资信息不对称?一手调研带你看。

4. 市场风云变换快?策略调整占先机。

这里拥有一手投资信息、市场解读、投资策略、个股分析、投资者答疑,买入私享版,享受基金经理的投研待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