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推荐:一首民歌

 县城日记 2021-08-19

一首民歌

叶延滨

  ①作家李准讲到他在美国听到的一首民歌。歌词大意是这样的:

原野上的鲜花到哪里去了?
鲜花被姑娘摘去了。
美丽的姑娘到哪里去了?
姑娘被大兵带到军营去了。
军营的士兵到哪儿去了?
大兵都到墓地去了。
大兵们的墓地到哪儿去了?
墓地早就开满鲜花了……

  ②这是民歌。

  ③听见这首民歌,我的心被一种美丽的忧伤所笼罩,好久都没有这样的心境了。它是民歌,因为它通俗明白。它是民歌,因为它浸满了生活的汁液,让你闻到花香,看见姑娘的倩影,听见士兵们的笑声,再面对墓地苍凉的风。它是民歌,因为它把我们感受到却没能说的一切,用最简单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你体会内涵的丰厚与深沉。

  ④它说的是今天,但从古到今的男人和女人,不也有相似的人生?它说的是美国的民情,但哪个国家的骑士和美女,没有这样的故事?它在讲述爱情,同时我们也感到诗人在慨叹命运。它在述说它看到的景象,却叫我和你联想到许多看不见的生息和首尾相连的环链。它在喟叹美好的事物是那么脆弱、那么短暂,而在我的心里即引出对美的礼赞,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是那样顽强、那样生生不息。

  ⑤这就是诗的力量,这就是民歌的魅力。

  ⑥你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不就是剪子、锤子和布吗?不就是杠子、虫子和鸡吗?从抽象的相克相生环来说,它们都是一个道理;但同样在一个循环性的表达式下,剪子、锤子和布是游戏,杠子、虫子和鸡是酒令,而这束鲜花、姑娘和大兵就是诗。引出其中区别的,就是诗的本质。

  ⑦诗就是美,就是人生,就是情感。如果一首诗没有张扬人性的力量,不让人接近人生的意义;如果一首诗不最后在感情上引起共振,不能用情感打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那么它不能称为好诗,至少不是完美的作品。

  ⑧我从来不反对向民歌学习,因为民歌是最接近诗本质的诗歌形式。但这里要讲一个现实,我们所说的民歌在与你和我接近之时,往往已经被现代文明“污染”了。对民歌的污染还至少在这两方面是人所共知的:一是出于权力的要求,而对民歌实施的改造,最典型的例子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庄歌谣之类;二是由于金钱的引诱,对民歌实行了商品化的包装。商业化了的民歌就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的粗野生动,变成了“妹妹坐船头,哥哥你在岸上走”的精致虚假。

  ⑨真是,“原野上的鲜花到哪儿去了……”,听到这首民歌的时候,我也在想念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民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