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规则规律规矩为前提下的古学术

 lvlin6000 2021-08-20

人生于天地间,必受天地之规范,天即太阳月亮,地即地球本身。《易经》学术都是基于准则、规律、规矩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亦是基于准则规律发展而来。《周易参同契》云:“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王四季,罗络始终,清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

一周七天的规则,即是月亮的一个月之内的变化规律,从初一到初八,月象逐渐成半圆,到十五成圆,从十六到二十三减变成半圆,到三十看不到。看见为阳,看不见为阴,月亮晚上出现,所以属阴。《周易参同契》上言“二七,天癸至”,就是说女性多在14(7+7)岁左右出现月经,月经的出现跟月亮每月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所以每月总有那么几天,这个几天多指七天,此时女性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但实际是受到了月亮运转规律的影响。男性也有受到影响,除了思维判断力还有情绪,只是自己并不是特别注意和知道。从而出现了周日休息的规律。女以七为周期,男以八为周期。这些多与月象有关系。

古人认为无论山、水、人等万物都受到日月位置变化的影响,并依这些规律对水(河、海)的潮起潮落,进行了准确的总结归纳,及用(卦、干支的语言)表述出来,称为易经学术。

古风水学术上,有诸多堪“水”之法,被一些事者吹噓的特别传神,今举“辅星水法”也称“九星水法”说明其原理渊源。

此法多用于阴宅,取“净阴净阳”的宗旨,很多人说用翻卦法,但翻卦的核心是阴阳、阴阴、阳阳相遇后变化的归藏法。

首先必须明白,卦配数字顺序,这与远古人认识世界的先后顺序有关,古人认为先有天地(太阳月亮、大地),后有山泽,再有水火,再有雷风,这是八个现象或变化,最后还是回归到天地,从“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雷风相薄”可以探究一二。故乾1坤2艮3兑4坎5离6震7巽8乾9坤10的卦数对应,这个相对应是卦配天干的初源,而天干的起源一定与太阳、白天有关,不多述,天干的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3.4.5.6.7.8.9.10),这便出来八卦纳甲,把天干各八卦归纳一起的,乾甲归1,坤乙归2、艮丙归3、兑丁归4…震庚归7、巽辛归8乾壬归9、坤癸归10,推出乾纳甲壬、坤纳乙癸…的纳甲,但还有一个纳甲是坤纳乙,不纳癸,而坎纳癸是取戊癸合象,但坤一定是纳乙。

明白了纳甲,再就用月象验证纳甲。《周易参同契》有述:“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是说,每月初三,月亮从西偏南255度出现,月亮如震卦之象,故震纳庚;“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是说每月初八月亮在南偏西195度左右出现,月象如兑卦之符象,故兑纳丁;“十五乾就体,盛满甲东方”是说每月十五夜,月亮从东方75度“甲”位置出现,月亮如同圆盘是全部看见,视为全阳乾象,故乾纳甲;“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是说十五的月亮到十六日天亮后在西方偏北285度辛位消失不见,十六当晚在东南135度出现,故巽纳辛;自十六日后晚上月亮出现的时越来越晚,“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明”直到每月三十日月亮消失不见。

什么是辅星?或九星,多指北斗七星与其旁边两颗星(辅星、弼星),与河洛九星是完全两个概念,北斗九星只是季节的参考坐标系,如“北斗东指,天下皆春”但古人给其每颗星配了名字,这与八宅(大游年歌诀·归藏易)的九星配八宫是一个体系:伏位辅弼木、天医巨门土、延年武曲金、绝命破军金、生气贪狼木、祸害禄存土、五鬼廉贞火、六煞文曲水。这便是九星配八宫。

在辅星水法里,以朝向论来水(江河),有人以路当水(值得研究),比如向东75度甲方,乾纳甲,那么乾卦就是其本位、本卦,从本卦开始翻卦(变爻),按本卦—中爻—下爻—中爻—上爻—中爻—下爻—中爻的规律,分别对应辅弼、武曲、破军、廉贞、贪狼、巨门、禄存、文曲的八星名字,这个顺序就是反复实践得出来的规律,原则达到“净阴净阳”其实还是跟月象有关,以辅弼、武曲、巨门、贪狼星方来水吉,如果甲向,是阳,而辅武贪巨方位全跟“甲”阴阳一致,为什么属阳?以看见看不见论或先天卦配九宫奇数宫位论或月象和日象论。

还有三吉六秀、五鬼运财水法都是纳甲和月象和归藏易有关,《钦定协纪辨方书》言“小游年变卦,【青囊经】谓之九曜,亦名翻卦。从乾卦翻者为天父卦,从坤卦翻者名地母卦,皆由天定卦翻变而出。地理家之净阴净阳、三吉六秀、八贵十二吉龙、皆本于此。后世借以为男女生命合婚之用,故名游年。”

古人认为日月的运行规律会影响到地理山川的气候变化,从而孕育出富贵贫贱。现实中很多地方是符合这些规则的,但专门去找恐怕需要配上德行,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以规则规律规矩为前提下的古学术
以规则规律规矩为前提下的古学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