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天鹅:吴正丹和魏葆华

 街心舞苑 2021-08-20
“肩上芭蕾”被誉为东方天鹅,曾荣获第26届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最著名的“金小丑”奖,它的首创者吴正丹、魏葆华原是广州战士杂技团成员,凭借着对芭蕾和杂技的努力钻研和开拓进取,他们的艺术表演获得了全世界观众的普遍认可。

时长

04:55


“东方天鹅”吴正丹魏葆华夫妇的艺术之路


经过与芭蕾艺术的创造性结合和转化,《肩上芭蕾》不仅开创了杂技艺术表演的新流派,且让广东文艺精品走向国际,自2000年以来已经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演出超过3000场。

图片

他们是全世界第一组在人的肩膀和头顶上舞动芭蕾的人,正是凭借着高难度的技巧和创意,一举夺得了第二十六届蒙特卡罗国际杂技节的最高奖,为中国捧回了第八个金小丑奖,赢得了中国最高政府奖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戏剧奖。

在经历难以忍受的千百次滑落、千百次失败、千百次仿徨之后,他们用超人的意志和无与伦比的华美,征服了杂技同行、征服了专家、征服了世界的观众。

图片

在人的身体上,头顶上轻盈地跳芭蕾舞,想想都惊险,几乎所有看过表演的观众都很难相信自己的眼晴。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震惊了杂技界,也震惊了舞蹈界。

吴正丹说:“我现在正常,在演出状况下必须保持在八十八斤、九十斤之内,不能超过这个重量。”要知道,吴正丹是在魏葆华身上足尖站肩、站头顶,没有任何依靠,只有脚尖那么小的面积,要控制重心,还要完成不可思议的“360度转体”“单脚站头转体”的高难动作,必须严格控制体重。

图片
魏葆华、吴正丹在舞台上是搭档,在生活中是夫妻。吴正丹从小就要强,不肯服输。那时候吴正丹只有十二岁,可小小年纪,已经学会讲价钱,面对比自己大十岁魏葆华谈起了条件。吴正丹说:“说来话长,技巧队项目是配合项目,底座特别大,尖子特小。在两个人配合的时候,底座就有资格训斥尖子,没做好就摔,扔下来,有些严重的还会打。当时就很担心,他会不会欺负我,我就跟他说,第一你不许打我,第二你不许骂我,第三你不许摔我。他当时就有点吃惊,因为在那个时候,不会有尖子敢这样跟底座说话,也不会有这么点的小孩说这样的话。”吴正丹的出奇,把话语不多的魏葆华,当时就给镇了。

图片

也许是信念给了他们坚强,也许是希望支持了他们,他们一点点向理想的目标靠近着。

1999年,两人代表战士杂技团参加了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完成了芭蕾与杂技真正意义上的结合,经历了丑小鸭向白天鹅的蜕变。2000年4月魏葆华、吴正丹开始排练“东方天鹅”。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魏葆华复发的腰伤,吴正丹脚趾磨烂钻心疼痛度,都没有阻止训练的进度,结果是一鸣惊人,内外震惊。

图片

第一次亮相

在国外演出的时候,丹麦的皇家芭蕾舞团团长看完演出就说:太像芭蕾舞演员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语点醒梦中人。吴正丹就琢磨可不可以穿上芭蕾鞋,把地面的动作立起来,在身上、头顶上试一试,排成真正的《天鹅湖》。

时长

01:58


“东方天鹅”绝美表演惊艳四座

想法赢得团里的支持…著名导演赵明来了,跳了千场《天鹅湖》的刘军来了,灯光设计师、舞美设计师、服装设计师都来了…

两人心里都清楚,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挑战。但史无前例的挑战为他们、为中国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光荣。

图片

2002年的蒙特卡罗传奇

在蒙特卡罗国际杂技节上,魏葆华、吴正丹是第五个出场,后面还有一大半节目没有演,表演到一半的时候,三面的观众起立开始鼓掌,到表演快结束时,皇室成员的一侧也站起来鼓掌了,全场四千多人都站了起来,现场掌声长达五六分钟之久。那一届蒙特卡罗国际杂技节在比赛还没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金小丑奖就已经诞生了。

图片

孤独的舞者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从1998年到广州,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也没有朋友,跟外界没有什么联系,每天绝对不少于十个小时训练,每天就是宿舍、排练场、食堂,三点一线。吴正丹感慨地说:“天天都这样,天天都这样。”

图片

每一次比赛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都是艺术上的一个台阶,都是对训练成果的一种检验与考验,所以每一次比赛都像背水一战一样,每一场演出都投入极大的热情,对每一位观众都注入了自己的真情。

熟能生巧、天道酬勤。汗水、泪水、血水浇灌出来的是惊人的成功。成名之后,魏葆华、吴正丹演出场地遍及军内外、国内外…人民大会堂、上海大剧院、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法国香舍丽尔大剧院、德国马戏大棚…

优雅芭蕾,从来不凡

......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