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鉴中华茶里的多重韵致

 弘净 2021-08-20

  刘小兵 文/图

  据史料记载,中国是栽培茶树和推广茶饮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三大饮料中,茶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茶文化在中华大地早已开枝散叶,茶之道,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所著的《茶之道:自由自在中国茶》(天地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追摹着这段历史,聚焦茶史、茶事、茶器、茶人等多元维度,将情趣盎然的中国茶之道,以文化抒怀的方式鲜活呈现开来。

  上古时期,我国人民就有了饮茶的习俗。不过,真正把饮茶上升为一门艺术、归结为一种文化,则主要源自唐朝“茶圣”陆羽等的大力推广和宣介。特别是唐之后的宋朝,全民喝茶,已然成了风雅的代名词。彼时,上至皇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人人争相品茗,并把喝茶视为生活中的一大乐事、雅事。小小的茶叶,虽历经风霜,看似毫不起眼,殊不知在清康熙之前的整个中国封建时代,茶却与盐作为战略物资,曾一起被纳入到历朝历代的国家专营中,足见茶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即便是在清康熙年间,茶被取消国家专营后,饮茶之风,不但不见式微,相反,一时之间,全民品茗更是蔚然成风。不夸张地说,朴实无华的茶叶,不仅国人对其赞誉有加,就连世界各国人民也将其视为心头之爱。遥想当年,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开通,悠扬的驼铃声里,中国的茶叶,连同精美的丝绸和巧夺天工的瓷器一起,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意韵悠长的中华茶道,一同被传输到世界许多国家,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难以忘怀的千古佳话。

  《茶之道:自由自在中国茶》以抚今追昔的笔法,清晰还原出一幅中国茶的历史长卷,铺陈着历朝历代品茶喝茶的千年轶事,阐发着茶文化在增进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所发挥的独到作用。千百年来,中华茶文化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从茶艺鉴赏角度来看,最初人们重视的是茶叶的“色、香、味”,到后来逐步递进到“色、香、味、形”;这种演变,从一个侧面生动呈现出中华茶人对美的不竭追求。从茶技演进的角度而言,一开始,茶叶制作注重的是“蒸青”,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的了解,最终固化为更能使茶叶芳香持久的“炒青”,精益求精的背后,实则闪耀着熠熠生辉的工匠精神,正是这种专注和执着,使中国茶业这棵参天“大树”,越来越枝繁叶茂。从茶风演绎的层面观之,唐朝的煎茶,宋朝的斗茶,清初的功夫茶……无一不把一代代中国人喝茶的禀性、民族的气韵和精神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部茶叶史,活脱脱就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不断得到赓续和传承的进步史。

  细细品鉴享誉中外的中国茶文化,处处孕育着深刻的哲理。“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彰显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恬淡从容的生活智慧。好山出好水,好水煮好茶。一代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闲适和豁达,开掘出“上善若水”这潭澄澈的思想之泉,在和风惠畅中,凭着对宁静生活的无尽向往,面对岁月这口“大缸”,始终倾注着一腔真情,在一次次幸福的期盼中,精心煮出了一道道温润可心的好茶。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壶好茶一定是既能暖心,也能清心的。书中,在解说“茶器”和“茶人”两大版块时,作者就历数了西湖杭州茶馆的幽静雅致、重庆茶馆的市井喧闹、成都茶馆的悠闲惬意、潮汕茶馆的精巧讲究。这些老字号的茶店,像一面面多棱镜,以各自不同的生动面貌,将中华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活之道和处世之道,一一揭示。使一杯杯看似普通的“中华茶”,因为满溢着生活的醇香,意蓄着隽永的禅味,而被人们长久地铭记于心。

  纵然岁月流走,季节轮回,但依旧带不走我们一颗爱茶的心。而今,随着茶文化的深入发展,喝茶品茗早已不是文人雅士的专属,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标配。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且洗净了茶杯,温一壶或浓或淡的好茶吧。一边摊开《茶之道:自由自在中国茶》,一边品着清冽的茶香,不必正襟危坐,也用不着太多的繁文缛节,惟自在品茶,才能领略饮茶的真味,方能在静谧祥和中,品出中国茶里那意蕴深邃的多重韵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