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厢子(四川),“鸡鸣三省”地之一2

 百一夫 2021-08-20

随后,我们来到石厢子会议旧址,当年“石厢子会议”在坪街北角的彝族村民王连山家召开的,周恩来也住在这里。我们在门口留个影。

    在会议旧址门前,我们一展开队旗,马上和以前的行程一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立即有人加入了我们展开队旗的队伍。

    还有原本来此采访彝族火把节的媒体记者们蜂拥而至,把我们团团围住,结果我们成为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但这正是我们宣传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的大好时机。

    随后,我在四川新闻网上看到的报道图片——我们在石厢子会议旧址门前展开队旗的合影。

    有时,会议旧址老房东王连山的孙子王宗福会身穿彝族的服饰,端坐在自家堂屋的坐椅上给来者讲解。

    我们进入会议旧址,应媒体记者们要求,我们在石厢子会议旧址内再次展开队旗。

    镇上的老乡们欢迎重走长征路,他们也举起我们的队旗。

    欢庆彝族火把节,最高兴的是孩子们。

    我在四川新闻网上看到的报道石厢子彝族火把节的图片。

    由于石厢子这里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鸡鸣三省”地,而水潦彝族乡才是的。所以,离开石坝乡(石厢子),我们按照老乡们的指点,去寻“鸡鸣三省”地。路越走越窄,好不容易驶进岔河村,还遭遇会车,就在这一车之宽的村路上艰难错车,要知道,玉米地里两米开外就是陡崖啦!

    终于,我们看到了将“鸡鸣三省”全景尽收眼底的岔河村“观景台”,被《中国国家地理》列为“四川100个最美景观·拍摄点”、“自然景观·岔河大堰峡谷”,并注明“最佳拍摄季节 立夏-处暑”。

    当地人称这里为“大堰”。“大堰”是制高点,在这里俯瞰,川黔滇狭义的“鸡鸣三省”之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尽收眼底:两河三岸宛如一个大写的英语字母“T”,那一竖为自北向南奔流的川滇界河赤水河;那一横的右半边,是自西向东奔流的黔滇界河渭河,而一横的左半边,则是赤水河在接纳了渭河之水后,呈90度大拐弯,又成为了川黔界河,然后一路向东而去。位于“T”一横一竖连接处的两河交汇的中心,便是三省的边界点。由于这里可通三省,还是中共川南游击队活动的区域。

    岔河村村民沿着悬崖在岩壁上开凿出来的一条几百米长栈道(实际上是人工开凿出来的一条沟渠和驿道),可通往“鸡鸣三省”观景点。天色已经晚了,我们不知道走这条狭窄的石道到观景点还要多长时间,正犹豫中,最年轻的队友小王腿脚快,他奔跑而去,拍到了那个“T”字处的照片。

    离开石厢子,我们继续寻访下一个“鸡鸣三省”地。

    附:叙永县城的红军遗址遗迹

    营盘山——距离叙永县城1千米时,看见营盘山,海拔约1000米,扼制叙永东城之地。登临山巅,叙永东、西两城尽收眼底。1935年2月2日,红一军团二师先头部队从三岔河出发,经方竹坝、尖山子、打挂石、渣口岩而下准备攻占叙永县城,首先攻占了营盘山一带的6个碉堡,便将攻城指挥部设在营盘山上。红军大部队来到营盘山时,只见漫山遍野是一树树红黄熟透的橘子。尽管红军经过一天的急行军,未进一餐,人人饥渴异常,然而面对满山累累硕果,竟无一人摘食。看守橘林的老大爷见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非常感动,便摘下橘子送给红军。红军战士婉言谢绝。随后查明,橘园的主人是当地的土豪恶霸,红军便把橘园划成几块,分批让路过这里的部队采食,并且单独划出一块留给当地的穷人。附近的群众闻讯,惊喜不已,纷纷来到橘林,走进这过去不敢逾越的禁区,摘下一个个红橘,心里对红军充满感激之情。从此,红军遵纪让橘的故事在当地流传至今。在营盘山下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

    叙永古城,旧称永宁。1935年2月2日晨,红一军团二师进至叙永三岔河,击溃该县民团3个中队,下午分两路进围永宁(今叙永)城。由于城防工事坚固,守敌火力猛烈,二师几度攻城未克,于2月5日撤围。

    叙永县城内,红军长征过叙永革命文物陈列馆位于四川省叙永县镇南大街4号,是原盐商会馆,保存较完整,建筑群体为四合院布局,建筑物有乐楼、大厅、飧殿、内院、后院、小园林等,整个建筑以精美的木雕石刻艺术而著称。陈列馆设在春秋祠内,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展示了红军长征留下的宝贵遗迹、遗物,特别展示了中央红军离开后,红军川南游击队英勇悲壮的艰苦游击斗争。

    叙永县城西的漏风垭有红军墓,1935年2月2日,红一军团二师的一支打援部队在此掩护我攻城部队后撤,与回援的川军发生战斗,牺牲15名战士,被当地群众安葬在松林、闸板田等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