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怕的“耻辱感”——让我们被催婚的真正原因

 雨萌小站 2021-08-20

25岁就催婚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不早了,被催婚的是个小姑娘!

哦,那确实不早了!

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无意中听到了以上对话。当然这也是我们平日里最常听到的,“三姑六婆式对话”,不可否认,她们的观点确实代表了大部分中国人对于女性和婚姻的态度。

催婚”这个词还挺新的,但这种现象却是老生常谈了。从前的女孩儿嫁不出去就被叫做“老姑娘”,而男未娶亲就被称为“老光棍”。现如今大部分被催婚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催促他们的也不是外人,普遍是以父母为首的众亲戚们,当然催婚的时间以假期为多,尤其过年期间最甚。

虽然家人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恕我直言幸福不是催出来的,难道长辈们对于自己孩子能足够优秀找到幸福的信心就这么薄弱吗?

中国式婚姻

在中国,因为爱情而结婚的情侣太少了,而对于婚姻的普遍观点是“磨合出的相互习惯”。所以不得不承认,老一辈人对于“”字的驾驭是我们现在年轻人望尘莫及的。

纵观历史的长河,“越老越能忍”的例子不在少数,而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压迫和剥削造成的忍耐也是磨练人性格的一大因素。

我国女性从清朝盛行的裹脚仪式里“忍耐”出来,既要“忍耐”丈夫的多妻,又要“忍耐”儿女的管制。而对于男性的“忍耐值”则常常与历史事件挂钩,比如忍耐不平等条约,忍耐八国联军的罪行,忍耐日本入侵战争。

反正在时代历史的大背景下,人民的反抗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所以还不如“磨合出一种习惯”用“忍耐”化解一切。

虽然前几代人崇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的境界,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将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尤其是当这种心态表现在婚姻里尤为突出。

相信大家都有耳闻,近几年的“离婚率”普遍上升,而离婚的多遍是刚刚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妻。对于他们离婚的原因也基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谁和智障睡一张床谁自己知道。” 听上去多不靠谱啊!但就是这种“不靠谱”让我们学会了拒绝,学会了除了忍耐之外的另一种解决办法——分手

这种观念肯定是老一辈人无法接受的,因为他们心理上总会对自己儿女离婚这件事情产生耻辱。实际上能让他们产生耻辱感的还不止这些。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理由让自己自惭形愧,然而对于用“耻辱感”绑架儿女这件事他们却丝毫不觉得惭愧。

台湾女作家 林奕含

前不久听到了一则新闻——26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在4月27日自杀了。而自杀的原因是幼年被老师性侵的经历使她在之后的每一天里都属于崩溃状态,而新闻报道称她的父母至今不愿透露老师的名字。


所以大家看到了吗?除了那位丧尽天良的老师之外,她的父母、社会舆论、封建观念,也是杀死她的最大凶手。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林奕含以自己亲身经历创造的小说。其中这本书里有两次房思琪想要与父母讨论性侵和自己的遭遇,但两次还没有提出就已经被父母打断了。

讨论到“性教育”,父母完全不觉得有必要。

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摘自《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提到有学生跟老师“在一起“时,父母的反应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种天真的口吻对妈妈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谁?”“不认识。”“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思琪不说话了。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
(摘自《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林奕含的痛苦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耻辱感”。被性侵让她觉得羞耻,讲出来更觉得羞耻,而什么都没做也会被性骚扰,这其中无法抹去的痛苦和屈辱让她在最年轻最美丽的年华里放弃了生命。

林奕含之所以感觉“羞愧”,是因为从小到大的“家教”让她觉得,没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就不体面。而这时社会给予受伤女性的评价更是出乎正常人的逻辑,就像公交车上女孩儿被骚扰后大家会埋怨女孩穿的太暴露活该被骚扰之类言谈,我们对她们总是太残忍了。

所以“离婚”会让父母觉得耻辱这没什么,因为“耻辱感”存在的本身就像是一种禁锢,比如亚当和夏娃因为偷食禁果而产生了羞耻感,觉得赤身裸体是不道德的,才用树叶遮羞后来一步一步离开了伊甸园。

有很多人说现代人的婚姻太儿戏了,但其实正是因为时代在发展,我们的道德观点在向发达国家靠拢,所以对于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更多的选择权。

其实我个人觉得,中国女性整体放弃自己的时间太早了,结婚后以丈夫为主,有孩子后以孩子为主,反正在家庭里永远扮演着付出的角色。她们牺牲自己,却从来没想过要成全自己。不管别人如何评价这种现象,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伟大的付出,反倒觉得这是一种逃避的借口。

似乎在中国,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三姑六婆,是街坊大妈,却唯独不是女人。我真真不想做那样的“女人”,所以我有选择的自由。

回到最初的话题,催婚和对于女性年龄的偏见。

其实我劝各位战斗在催婚前线的勇士们,不管你是被催婚群体还是三姑六婆催婚大军,都可以学习一下布丽吉特和马克龙的爱情观,可以想像要是这对夫妇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中国,会引来多少亲朋好友的口水战啊!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于年龄的介意竟会如此悲天悯人,但其实对于所有人来说,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自己对于生活的那份执着。

所以年龄不是界限,不要再催促大龄剩女了,OK? 

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在发生,哪件让你措手不及?哪件让你怀疑人生?

小站帮你剔除废话,绕过套路,直奔主题,干净利落地边读文章边审视自己,通过阅读更好地生活!

~求关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