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 · 出路

 雨萌小站 2021-08-20

未来

初中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未来……》。本来要求是写一篇命题作文,“未来”两字后面的省略号是要求我们填满的。可是我并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于是我的题目就这样带上了让人不解的省略号。班里的同学有的写了科幻题材“未来世界”,有的写了辩论文“未来与现在”,有的现实一点写了“未来的自己“。等到老师将所有这些花花题材的作文批改完毕那天,她在讲台上朗读了所有她认为满意的作文。

我还记得,那天自己在讲台下面听着别人独具匠心的立意而坐立不安,觉得自己误解了省略号的含义,而害怕被老师点名批评。但这种焦虑直到老师拿起最后一本作文的时候便完全消失了,因为那是我的作文。老师说这一篇最有想象力,恰恰因为未来是多种多样且无法估量的,所以最适合放在未来后面的词也根本不存在。如果要说有,那么也一定是一段省略号了。

就这样,明明是一篇没读懂题目的作文却成了范文,而我也因此喜欢上了丹青妙笔的文字。

不过,如今让我提起笔来的,并不是那天被表扬的经历。而是那篇作文里,我对于未来的全部幻想。

初中,青春燃烧的季节,操场上树叶迎着微风刷刷地响,后院的野菊花争相怒放。那个临窗的女孩儿,目光坚定地让一群追着足球跑的少年,化身为一片寂静的海洋。

那时,未来与我来说是无数个未知,我可以当探险家;可以用一支画笔点亮世人的目光;可以在讲台上燃烧自己直到蜡炬成灰;也可以在异国他乡奔波流浪。仿佛那时候未来是一片浩瀚的宇宙,而我有机会成为任意一颗闪亮的星。

转眼初中的时光被挤压成相册,堆叠在我家书柜落灰的地方。而高中那段拼命压榨自己的岁月,让我们每一位匆碌的学子都将“未来”后面的省略号,变成了一张卷纸上不走心的答案。而此后一场高考将无数执迷于“理想”的孩子们冲散了。我们漫步在不同城市的大学校园里,除了迷茫还仅剩一丝对于未来的幻想。

如果说初中是“未来”诞生的地方,那么在我的经历中,大学是“未来”绽放得最灿烂的时光。可就像所有钟情于盛开的花朵一样,巨大的盛开之后必然是缓慢的凋亡。

大学之后,“未来”变成了“出路”,身边的每个人都脚步不停地寻觅着属于自己的出路。而与高考那年填写的高考志愿不同,这一次,我们出了大学校门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我回忆起曾经作文里幻想的未来,那些一字一句满是星光的字迹,明显躲过了潜藏在社会里那些不公与残忍的星云。于是现如今尤其能体会北岛的诗句:“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没人希望梦碎一场,更没人愿意眼看着岁月老去而无所作为。可是青春时的满腔热血却丝毫唤不醒沉醉于现实之境的躯体,我们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普通。

背朝着学生时代向前迈步,走得越远越明白,出路并不是每个人的结局,只是引领我们继续向前的动力。我相信在这世上,没有哪桩出路是永恒的落幕,只有散布在生命各处关于未来的省略号在不断地延续。

有时候,工作到心累的时候我也在想,或许从来就没有哪条出路可以如我想象般灿烂美好。更多的时候,“出路”一词不过是人类对于生存而言最基本的需要,正因为这种对于远方的设想,才不至于因为思想价值的贫瘠而抑郁不得前行。

这种憧憬不是平静的语言可以表达的,却可以被宿命之说与突如其来的无力感轻轻击垮。于是如今我想到自己的出路,竟如一朵盛开到极致的花去远眺凋亡。因而我只好钟情于眼前一分一秒的绽放,而再没有哪一首遥远的歌声值得在耳畔回荡。

出路

关注我们

ID:tianyumeng-1211

雨萌小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