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的饥饿,换来当代老人们一生的节俭

 雨萌小站 2021-08-20

Sep.

09.2020

和奶奶通电话,聊到她在棚顶经营的小院儿,一场台风,菜苗尽毁了。于是勾起她对粮食的感情,这样对我说道:“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在学校上学,学校有定食,我还不算很饿。但是为了能贴补家里,我和同学坐火车,去到很远的地方,捡农民遗落在地里的黄豆。两个人顶着大太阳捡了一下午,才捡了不到半斤。这哪里还是黄豆啊?简直就是金疙瘩!”

我说:“奶奶你们坐火车去,才捡这么点儿,都不抵车票钱!”可是奶奶说,那时的火车不要钱,能逃的都逃,就粮食逃不了,每个人都饿着。

听奶奶讲述那段时期的饥饿,我才瞬间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一代人都很节俭。

姥爷胃不好,可他依然在饭桌上吃到最后。我们总笑他吃饭慢,但实际上他是在吃一桌上的剩菜。刚炖的小鸡炖蘑菇他不吃,新炒的大虾他也不吃,只捡那些只剩一点的菜,他称之为“打扫战场”。记得有一次,舅妈端着一盘吃光的凉菜要倒掉菜汤刷碗,姥爷见了赶紧抢回来说:“给我喝一口汤儿”。

那一代人一生勤俭,对待粮食尤其珍重。姥姥家就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塑料小碗,专门来装那些吃剩的饭菜。一盒一盒整齐地摆满了冰箱,仿佛地主家永远有吃不尽的余粮。

但是我们这代人,对粮食就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了。有时剩下的菜也会因不舍而被安置进冰箱,但没人愿意吃剩菜,所以每顿还是做新的来吃。直到那些剩菜都放馊了,才终于舍得扔掉。临倒进垃圾桶前还得学着长辈们说一句:“白瞎了!”。好像只有这么做,才能在长辈的影子里继续做当代的自己。

节俭是一种美德,但这种美德却需要研习和教育。奶奶那辈人经历了三年的亲身试教,忍受着刻骨铭心的饥饿,才烙印在骨子里一种“不舍”。这种不舍,是对待万事万物的怜悯和珍重,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扔”,只有“捡”,没有“淘汰”,只有“修补”。因此,他们的婚姻和生活都在一种维护的心态下有序地进行。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仿佛一件衣服破了个洞,他们一定会补起来再穿,而不是丢掉换新的。

当然,如今的生活条件都得以改善,我们可以选择更舒适的生活,和更尽善尽美的生活方式。不用再过分节俭,而是更考虑周全。但是,在面对长辈们的一些习惯时,我们也许还会觉得他们的“过分节俭”和这个时代脱轨了。我们无法理解,因为毕竟,在他们的生命里有某个艳阳高照的下午,他们一直蹲在地上四处寻找那些“微乎其微”的黄豆。

这种执着,会让多年以后的他们仍视黄豆为金豆。我们无法感同身受那种对食物的渴望,于是也不要试图掠走这段历史带给那代人的刻骨铭心。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困境,各个时代的辛酸都会映照在那一时期的人们心上。生命的动荡和命运的摇曳,都使我们在不同年纪里拥有了不同的思想。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没有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彼此抛弃,而是互相理解,试图融合。

那天的电话里,奶奶说她已经扔了那件她穿了近三十年的毛坎肩。我问她为什么扔了,她说:“三亚太热,穿不上了。”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互相接受,这种彼此互融,并不止代表人与人之间的接壤,更意味着不同时代的重叠与交汇。勤俭的美德,我们会从长辈那里习来,然后得以传承。长辈们也会因我们的感染,而更加看重生活里其他的风景。

我感觉这几年来,一直痴迷于弯腰捡黄豆的那代老人们,已经逐渐抬起了头。当他们的视野从大地转向天空的时候,那段时期的苦痛也逐渐消散于风中了。

最终,灾难会彻底成为历史,我们这群从不同时代走出来的人,如今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彼此感染,互相接纳,前赴后继追赶着朝阳。相信新时代最明媚的阳光,也终将如众星捧月般徐徐升起,照亮我们共同的远方。

雨萌小站

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