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博物馆,寻觅生命的精彩瞬间(中)

 阿榧榧香 2021-08-20

★旅游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

我们乘坐手扶电梯下到B1楼,这里有两个常设展馆和一个临展馆。

“演化之道”讲述的是世界永恒主题“演化”,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到简单的多细胞生物,再到纷繁复杂的动植物,生命从低级走向高级,足迹遍布海洋和陆地。

走廊里的玻璃展柜里,是一些动植物的标本,有粉红斑马脚蜘蛛,大概是被小朋友最近嚷着要买捕鸟蛛的标本,因此看了不少蜘蛛标本,所以还真能从以前厌恶的蜘蛛标本身上,看出不少美感来。

金龟子也是小朋友喜爱的标本,蛇我就敬谢不敏了。倒是对于一株被虫蚁所害的树木挺感兴趣,这棵被害死的树,株形其实也挺优美啊。

展出的动物骨架或模型,大多数都能让人一眼看出来。反而对于人的头骨,完全分不出山顶洞人或者元谋人。人类的先祖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看着石器时代粗糙的工具,我们能够想像出当年先祖们生活的大不易。

小朋友感兴趣的还是动物,所以对于长臂之类的灵长类动物,比起原始人的头骨模型和工具化石更感兴趣。这些灵长类动物,有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很萌的感觉。

从入口一路走去,沿着时光之轴看着菊石、三叶虫等原始生物的化石,还有始祖鸟和恐龙的骨骼。

“未来之路”展厅展示的是一些濒危的物种,从天地洪荒到万物繁茂,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不断变迁,生命世界的兴衰跌宕起伏,而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但同时又让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保持地球家园,就是我们的“未来之路”。

临时展馆展出的是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的树皮画艺术家的作品,这是由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国际巡展。这种原住民艺术的典范,大多数的收集者大约并非从艺术的角度去收藏,更多的是以人类学研究为目的的。

纳瑞金·梅么如是祭祀首领,主要的绘画主题是两位称为奈伊阿皮霖古的女性神祖,又称活瑞茜茜。

达乌迪在父亲过世以后,成为一系列关于瓦维拉克姐妹祭祀的首领,他的画作包括了一组祭祀物件,《草编鱼篓》的袋中有一条小鱼,《瓦维拉克的故事》中则是挖掘棒、长矛和其他物件的组合。

还有一些画家,大多都是类似的身份,共展出四十五个艺术家的作品,带着强烈的宗教祭祀色彩。对于艺术我们真的不懂,只能看看画中的一些形象。阿纳姆地西部的画作大多数用具象描绘人与物,东部侧重以氏族图纹为重心的几何构图模板,中部地区则融合了东西部的特色。

这一层还有“寒武纪大爆发”影厅,不用预约,但是也没有座位。生命演化史上的第一次绽放,正是寒武纪,从海洋到陆地,生命逐渐进驻陆地,迎来恐龙盛世,爬行动物统治了整个陆地、天空和海洋。哺乳动物登上演化的舞台,从猿到人,人类演化的足迹在一部影片里清晰地呈现。

预约时间到了,我们赶紧前往2楼起源之谜观影。影片不长,却将一百多亿年宇宙史中的风云变幻浓缩在球幕影片中。从138亿年前大爆炸开始,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逐渐形成,直至46亿年前地球诞生。宇宙起源与演化,人类对宇宙空间不断探索,人类的探索足迹正向纵深发展。

影片是4D的,随着音乐和放映坐椅会升高或降低,也会不断调整角度。这体验,不比在影院观影差。

“逃出白垩纪”的地点在B1楼,从白垩纪末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消失(当然这个原因其实不见得每个人都认同),哺乳动物第五次大灭绝,引出历史上其他四次大灭绝的诱因、灭绝物种及兴盛物种,生命的形式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只能导致灭亡的结局。

在B1和B2之间还有1968咖啡厅和上海故事展厅,咖啡厅也就罢了,我们也没有这样的闲情逸志去喝咖啡呀!

上海故事展区则是讲述了上海作为江南水乡的历史变迁故事,作为曾经引领时尚,如今依然在引领时尚的大上海,的确有理由骄傲和自豪。

海陆变迁的泥畔,最终发展成了人间的天堂。上海人使用的一些器具,直到今天依然并不觉得过时。

不过,这些上海的历史,在自然博物馆当然不是重头戏,应该去上海历史博物馆一探究竟,所以我们也只是走马观花,从头到尾走完就算完了,继续往下一层走去。

事实上小朋友最爱的,还是B2层,内容丰富,新的展馆也设在这一层。此层共分六个展区,生态万象、生存智慧、缤纷生命、人地之缘、大地探珍、探索中心。我们第一站去的,是在B1楼隔着楼梯看到的景象,那里上演的是一场“走进非洲”的实景影象。

大屏幕上放映着非洲草原和荒漠上的动物进行着大迁移的场景,而展厅里布置着各种动物的模型及标本,与屏幕相映成趣。

长颈鹿、斑马、非洲象尼罗鳄等非常的典型动物,还有典型的植物,例如高大的金合欢树,让人们看得目眩神迷。这是一片与我们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土地。

自由行:上海自然博物馆

12月初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